今日会昌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94|回复: 0

宁都县创新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 强素质 铸师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4 09: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钚   

    日前,宁都县黄陂中心小学校园内笑容洋溢,热烈欢迎5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这些客人是来自县城各小学的骨干教师,他们在送教下乡,并将和黄陂中心小学的教师结对子共同发展。据了解,2010年以来,宁都县共有30多名省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与农村青年教师结成对子,开展了深入的业务交流。

    “结对子、传帮带”是宁都县提升教师素质的一种方式。近年来,宁都县把加快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放到了重要位置,不断加大投入、创新方式,让更多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目前,全县5000余名教师享受到了分层、分岗培训,有效地提升了施教水平。

    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宝贵财富。该县教育局负责人说:“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除了要‘请进来、走出去’外,更要深挖自身潜力,充分发挥‘领头雁’的示范引领作用。”

    为此,早在2008年,该县就制定出台了《宁都县“名师工程”实施意见》,2011年又制定了《宁都县加强中小学名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一名骨干教师必须指导帮扶一名以上农村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每学期要在所在学校做示范课至少两节,观课议课至少两节,并要和帮扶对象建立网上学习共同体,到帮扶学校两次以上,一对一展开教学同步交流。与此同时,帮扶对象每学期也要到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所在学校两次,观课议课,虚心求教,每学期阅读两本教育理论书籍,撰写30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发表两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期末做一节汇报展示课。

    “为农村学校师生作示范课、观课议课是我的职责。能为农村学校培养更多青年教学骨干,与他们一起学习交流,是我最乐意的事!”江西省骨干教师、宁都师范附属小学数学备课组组长袁兰饱含深情地说。

    两年来,该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不辞劳苦,不计报酬,活跃在农村教学一线,活跃在县城课堂开放周上。农村教师闻讯后,纷纷前来听课,讲课教室常常被围得水泄不通。“农村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不多,现在城里来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把课送到了家门口,县城学校又进行课堂开放周教学,再不抓住机会,岂不负了人家一番苦心?”一位叫刘雪飞的语文教师朴实的话语,传达出农村教师共同的心声。

    由于历史原因,宁都县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学非所教,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为了补齐短板,建设一支过硬的学科教师队伍,宁都县颇下了一番功夫。今年暑期,县进修学校对初中物理教师进行了培训,共培训60余人次。最近,又选派了34名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参加杭州举办的“千课万人”全国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今年的人员培训、学习主要面向教龄3年以上、35周岁以下的农村青年教师而设计,力求通过培训、学习观摩使近100名教师熟练掌握最基本、最常用、最有效的教学技能。而且,这几项培训的费用全部由参训教师所在单位承担,教育局还拿出资金专门用于培训补助。该县初中物理、中小学英语教师不花一分钱,就享受到了优质培训。

    35岁的宁都五中物理教师揭喜满,今年暑假到县进修学校参加了为期两周的集中强化培训。揭老师说:“像我这个年龄段的青年教师,很有必要‘回炉’接受正规专业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提高全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该县不断强化过程管理和量化考核,及时通报各中小学校参训辅导的情况,并纳入全县师资培训工作量化考核体系,作为各中小学校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如今,该县在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独立创编的“自选动作”同样搞得有声有色。2009年,宁都县成为江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合作县,宁都县人民政府与江西师范大学就建立师范生顶岗实习基地、开展国培计划——顶岗置换研修活动签订长期合作协议。2年来,被顶岗置换到江西师大参加为期3个月研修的教师多达100名。

    为加强薄弱紧缺学科教师培训,该县积极拓宽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培训渠道。精心选派骨干教师到高水平大学接受正规专业培训,今年暑期,就选派了长胜小学的音乐教师武秋梅等人到省城南昌等地高水平大学接受专业培训。县城很多中小学校则通过赛课、才艺展示、教学常规检查等活动,不断夯实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为他们日后加速成长插上翅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