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会昌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7|回复: 0

赣州市争创“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市”和第三届综治“长安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3 08: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赣州网消息:初夏时节,赣南大地,万木葱茏。在迎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一周年之际,平安赣州建设又传喜讯,5月31日,在江苏苏州召开的全国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上,赣州市再次被授予2009年至2012年第五届“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市”和第三届综治“长安杯”荣誉称号。至此,我市已连续5届20年获评“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市”,连续3届被授予综治“长安杯”,这是中央综治委授予地方综治工作先进地区的最高荣誉。

  荣誉来之不易,成绩源自付出。赣州“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市”和综治“长安杯”的闪亮名片,是源自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强大的内驱力,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建设结出的硕果。也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参与和支持配合,全市广大政法综治战线干部辛勤劳动和努力付出的成果。

  高位推动 上下联动

  2010年12月,市委三届九次全会作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的决策部署,把平安赣州建设上升为市委、市政府的基础性、全局性工作。市委主要领导对综治工作倾心关怀、高位推动,为全市综治工作营造了良好环境。

  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又将平安赣州建设纳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解决综治工作基础性、源头性、瓶颈性问题。

  2012年12月,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出台了《赣州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奖惩办法》,细化了“一票否决权”制和重大案(事)件责任查究制度,加大了奖惩力度,明确了5类奖励情形、43类惩处情形。形成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强力保障,健全机制,强化举措,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市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公众安全感一直位居全省前列,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综治目标管理先进市,继2011年首次被省综治委命名为“平安市”之后,2012年再次被省综治委确认为全省“平安市”。

  打防并举 注重预防

  这是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人民群众安全感逐年提升,2012年达96.58%,列全省前列;八类恶性刑事案件从2009年1643起下降到2012年的1306起,降幅达20.5%,居全省首位,连续多年实现“命案全破”目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成效显著,4年来全市共排查矛盾纠纷8万余起,调处率94.3%,位列全省前茅。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从2009年的336人减少到2012年的68人;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低于全省控制指标进度;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年均下降幅度在30%以上。

  数字的背后,是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一手抓打击、一手抓防范,打防并举、防范为先,牢牢掌控维稳工作主动权的结果。我市高标准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每年将治安监控“天网”工程建设列入100件民生实事统筹落实,实现了市、县、乡联网对接和社会资源接入“天网”平台,全市“天网”在线监控点达到11275个,覆盖率和在线率居全省首位。制定出台了《赣州市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赣州市维稳工作三级预警暂行规定》,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项目、文件出台或立项的刚性要求,在决策源头预防减少社会矛盾。每年根据形势变化修订应急预案,市、县、乡三级全部由党委主要领导担任处置指挥部总指挥。在全省率先组建县级应急处突专业队伍、市县原籍干部维稳队伍和妇女维稳队伍等三支队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完成了大量急难险重任务,稳妥处置了近百起涉稳事件。去年9月,我市对大广高速塌方事故中受困的全部16名工人救援成功,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

  创新管理 源头治理

  “去年,全省社区矫正监管工作、交通事故专业调解工作、铁路科技护路工作三个现场会在赣州召开,赣州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在全省带了头,为江西争了光。”今年初,省综治办主任张传发率队对赣州的综治工作进行目标管理考评时这样评价我市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市委、市政府于2012年初就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升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水平的实施意见》,把解决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问题和改进群众工作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工程、源头工程来抓。近几年来,全市用于民生项目的财政支出年均增长30%以上,2012年达227.34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55.4%。同时,我市着力改进群众工作,从2010年始组织全市近10万名干部深入基层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结对帮扶228万户群众,收集群众诉求、意见44.23万条,协调处理了大量的矛盾纠纷。为全国综治优秀市和综治“长安杯”评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给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交通事故专业调解联动处置的做法在中央综治办组织召开的座谈会上作专题发言。刑释解教人员监所与社会“无缝对接”工作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于都县成为江西省首个被列为全国农村“留守”、流浪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县,赣县沙地“留守孩”托管中心教师王金莲还荣获了中宣部、团中央等十部委联合颁发的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突出奉献奖。赣县“大埠人家”被列为2012年全国社会管理创新典型案例候选名单,为江西省唯一入选的社会管理创新典型经验。

  强本固基 深化“安创”

  “以前来乡里办事,很难找人,不是下村了就是去县里开会了,现在乡里成立了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大大方便了老百姓。”在兴国县埠头乡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正在办理低保的村民张小宝告诉笔者。

  近年来,为了破解基层综治工作人少事多,基层力量薄弱的问题,全市上下加大了基层综治组织建设力度。整合乡镇(街道)和谐平安联创中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统一设立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同时,强化社区网格功能,利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机遇,争取中央投资3.13亿元,积极推进310个精品社区服务中心(站)项目建设,大大方便了群众,提高了办事效率,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稳定。此外,着力深化平安乡镇、平安社区、平安家庭、平安单位、平安学校等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不断扩大平安创建覆盖面,提升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上犹县被评为全国“平安家庭”创建先进县;“平安铁路”创建走在全国前列,赣州境内京九线被命名为全国平安铁路示范路段,铁路护路联防工作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平安边界”创建卓有成效,边界连续30年未发生群体性纠纷械斗事件。(温秋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