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慧明 特约记者蓝玉林
翻开寻乌县今年一季度的财政“账本”,一串串民生数据让人印象深刻:教育支出3040万元,同比增长33.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277万元,同比增长8.5%;医疗卫生支出2291万元,同比增长427.9%。寻乌县始终把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住房、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把民生“账本”算好算细。
生活有了奔头
“房子很宽敞,租金又便宜,出门就有公交车,吃完晚饭还能到公园里散步。我们生活更有奔头了。”该县困难群众谢金玲乐呵呵地对记者说。据了解,谢金玲一家四口原来租住在一个不满30平方米的房子里。现在她已领到第三批廉租房的钥匙住进了新家。
据了解,寻乌县财政拿出3000万元资金,并借力国家投入及县国有资产投资公司融资,积极建设保障性住房,仅去年就开工建设了1000套,超过了省计划要求的20%,并已有748套可投入使用。今年,该县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投资1735万元建设200套廉租房,投资1335万元建设178套公租房,分别将于5月底和7月开工建设。
创业有了“便道”
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吸引下,寻乌县南桥镇外出创业人士陈爱松两年前返乡在县城创办了聚声泰电子厂,解决了300余人的就业问题。目前,陈爱松正着手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投资建设一个占地30亩的厂房,届时可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
针对返乡人员不断增多的现状,寻乌县积极鼓励和支持返乡人员创业,为他们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并开辟“绿色通道”,出台税费减免等政策,鼓励返乡人员创办企业、发展特色农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去年以来,全县累计发放返乡创业贷款3979万元,发放惠农资金1.16亿元,发放小额信用农贷3.9亿元,扶持6000多人创业就业。
孩子有了安全校舍
“以前,上津小学借村里的祠堂上课;现在,孩子们在安全、坚固的楼房里上课。我再也不用整天为孩子提心吊胆了。”5月6日,说起校安工程带来的变化,罗珊乡上津村村民曾贱民说。
近年来,为把校安工程办好办实,该县开设了校安工程资金专户,规范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抗震设防标准和中小学建设标准,对工程设计、招投标、建设等实行严格的“一条龙”跟进制度,努力将校安工程建成“民心工程”“放心工程”。
截至目前,寻乌县用于校安工程建设的资金达1.97亿元,消除D级危房7.1万平方米,90%的学生有了防震安全校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