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佳节被相亲”。在上海工作的崇义籍女青年廖诺在微博上感慨,这个年总算是熬过去了。在她看来,过年的主题本来是团聚,但对她而言是七大姑八大姨轮番上阵的相亲话题。
注意身边的人群,不难发现,廖诺的遭遇并非个案,相亲、嫁娶几乎是亲朋聚会时的必聊话题,只要是未婚男女都免不了成为话题中的主角。于是,我们发现,这个新春,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适龄青年在家长的鞭策下寻找自己的幸福。而这,也成为春节赣南的一道风景。
2月17日,我们采访了几名赣南的男女青年,试图通过他们的情感故事,展现对爱执著、率真豁达的赣南青年形象,以及他们对家的眷恋。
相亲嫁娶成过年另一主题,未婚男女免不了成为主角
年味中的婚恋风
上犹县营前镇的一场传统婚礼。记者刘念海 摄(资料图片)
佳节相亲收获爱情
“说实在的,如果不是惦记着独自一人在家的母亲,我真的很害怕回家过年。幸好今年不负众望,终于相中了一个合意的女孩。”说这话的是来自瑞金的小伙陈勇,今年29岁的他终于和一个见了两次面的女孩牵手成功了。
相亲,一直是陈勇这几年回家的核心任务。他说,自己这两年已经看了6名女孩,但与同村的其他小伙子相比,数目并不是最多的。起初,他特别反感家人给他找对象。他告诉记者,他所渴望的是心有灵犀、相濡以沫的感情。“打工者也应该有爱和被爱的权利,这并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在上海,来自红都瑞金的陈勇一边工作,一边寻觅着他的爱情。
陈勇是个孝子。几年前,爸爸得病过世后,就只剩下妈妈一个人孤零零的,所以,听妈妈的话是陈勇觉得能孝顺妈妈的一种方式。由于母亲一直希望他找个本地的女孩,所以只要一有假期,他就会从上海跑回瑞金来相亲。2012年“十一”黄金周,陈勇曾回到瑞金,见了一个姐姐介绍的女孩。女孩名叫蔡华,今年23岁,比陈勇小了6岁。女孩长得很高挑,也很秀气。不过,初次见面并没有给陈勇留下“小鹿乱撞”的感觉。
本以为这一次短暂的见面就这样结束了。但是,外向的蔡华很主动,经常给较内向的陈勇打电话、发短信,嘘寒问暖。也许是被蔡华的真心和温柔打动了,也许是陈勇的想法改变了,今年过年,陈勇居然向妈妈提出要和蔡华再来一次相亲。就这样,两人再次见了面,双方都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决定要试着交往。
春节过完了,经过商量,蔡华决定和陈勇去上海发展。这样一来,两人可以慢慢在他乡培养感情,也可以好好磨合双方的性格。陈勇告诉记者,以前虽然很排斥相亲,但想到两人是老乡,就像妈妈常说的“知根知底”,所以现在也慢慢接受了,觉得能在这个新春佳节收获一份爱情很有意义。
“找对象还是找家乡的”
今年26岁的小兰是南康人,现在赣州中心城区某餐厅任领班。她18岁到广东务工,先后谈过两个男朋友,并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结果却不了了之。谈到失败的婚恋,她总结道:“不是家乡人,靠不住,找对象还是要找赣南家乡的,知根知底!”
小兰的第一个男友是湖南湘西人。想到每年至少要辗转奔波一次回男友老家她就后怕,而且,按男友的意思,老了是肯定要叶落归根回那里终老的,她就在心里打了退堂鼓。第二个男友是东北人,跟她回过一次南康,因为小兰的父母没什么文化,双方沟通有些困难,加之她还有3个弟妹要负担,男友便有些不乐意。后来有一年,两人各自回家乡过年,以后便失去了联系。
经历了感情上的创伤后,小兰感觉到,找对象还是要找赣南的,最好是南康人。她的理由是:第一,赣南人相比务工认识的外地人更加淳朴老实,更容易打听到底细。第二,不管是今后在外地生活还是回赣南,都能兼顾到双方家里,免去思乡思亲之苦。第三,同是赣南人,一同在外打拼或是回乡创业都更加灵活方便,不需要纠结回哪一方的家乡。
因此,小兰3年前放弃了在广东打拼多年的优越工作,回到了赣州,有意寻找本地合适的对象。去年,她和餐厅后厨一名南康师傅好上了。经过认真的考察,年前双方家长已见了面,给他们定了亲。两人结婚后还在一起工作,放假就一起回家。小兰对这样的结果很满意,为当初自己的决定而庆幸。
情定赣南超越空间
小彭是南康人,他的准新娘是上犹人。赣州对于他们而言不仅仅是单纯的家乡,同时也是见证他们相知相爱相守感情历程的热土。
2月11日,大年初二的清晨,小彭的心情既紧张又平静。他紧张的是,当天的日子注定让他铭记一生;他平静的是,一切来得顺其自然,来得理所应当。在宗族祠堂完成简单的仪式之后,他和父母以及一些亲朋好友驱车出发赶往上犹。在目的地等候他的是相恋3年多的小慧。
他们的恋爱史要追溯到大一的暑假。小彭和小慧都是驻市某高校的师范生。在大一的暑假,由于共同任教于某培训机构,他们相识了。小慧的美丽善良吸引了小彭,小彭的成熟大方让小慧眼前一亮。不久,小彭迈出了勇敢的一步,向小慧大胆表达了自己诚挚的爱。之后,他们如同其他恋人般轰轰烈烈,也如同其他恋人般吵口闹别扭……
时间对于这对幸福的恋人来说既慢又快。慢的是,这对壮志满怀的年轻人要等毕业后才能踏入社会一展抱负。快的是,毕业分手季的氛围让他们手足无措……小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四川省的公务员,而小慧成为瑞金市某中学教师。他们的爱情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他们之间没有了争吵,然而此时的沉默比争吵更可怕。小彭首先选择了开口打破沉默:“你要相信我们会幸福的!”爱让他们选择了相守,爱超越了空间……在当天,他们完成了订婚仪式。
2月16日,小彭踏上了返回四川的列车,他与小慧的这次短暂相聚让他们的爱更坚定。
专家:婚前应深入了解
当今社会,自由婚恋已成为主题。但毋庸置疑,在选择人生伴侣时,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的中小城市和农村,多数人仍是选择家乡的人成为自己的婚恋对象,即便自己已远离家乡外出学习工作。这是基于怎样的一种心理因素呢?记者为此采访了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副主任黄亮明。
黄亮明认为,很多年轻人及其家长,大多希望自己或子女找家乡的人结婚,主要是基于家乡的人相似性更多,比如语言、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等。中国人养儿育女除了传宗接代以外,儿女能够在身边陪伴自己、照顾自己、侍奉自己,给自己养老送终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许多人认为,如果养育的儿女成年后远走他乡,那基本上等于没有这个儿女。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很多年轻夫妻为了到哪一方父母家过年的事情而烦恼、争吵,甚至最终离婚。因此,选择离自己亲人近的地域的异性为偶,则可能避免或减少这些矛盾的产生。
黄亮明也为此提醒年轻的朋友,如果单纯奉父母之命,只靠相亲与他人结合,而不基于双方的深入了解与深厚感情,这样的婚姻关系是不牢固的,容易给今后的悲剧埋下伏笔。因此,对待相亲对象应深入了解,结婚之事宜谨慎为之。(记者周善汉 胡中 喻晓佩 刘燕 见习记者邓伟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