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我县把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作为化解社会矛盾和为民排忧解困的重大课题,把2012年定为“历史问题排查处理年”,专门成立了历史遗留问题排查处理办公室,对所有排查出来的问题进行一一处理,处理一起销号一起。于是,伴随着一桩桩历史遗留问题的妥善解决,有一个词在2012年从备受质疑变成了广泛认同,这就是“会昌勇气”。
2011年,我县进行了新一届县领导班子换届。有些人曾一度担心“新官不理旧帐”,自已反映的问题从此可能不了了之。然而,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新一届县领导班子以超强的历史担当,不仅承揽了历史遗留问题,而且把排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当作民生实事,立说立行地妥善化解。
县城市建设历史遗留问题排查处理办公室是全县历史遗留问题排查处理办公室的一个组成单位。当所有城建历史遗留问题摸排上来时,办公室所有人员都感受到了一阵“寒流”。在两个月的摸底排查后,大家发现整个城市建设历史遗留问题多达17类,涉及1521户群众。从10多年前的城市建设征地拆迁算起,光解决城市建设历史遗留问题就需要安置地800亩左右,如果折合土地市场价,这个数额高达10亿元。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新一届县领导班子既不躲不避,也不推不闪,而是迎难而上,结合做大做美城市的部署,以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的安置小区为突破口,着力解决一桩桩城市建设历史遗留问题,并确保了“不在解决历史问题中产生新的遗留问题”。目前,我县已启动了城南、城北、城西等安置小区项目建设,部分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正深入开展之中。
一位多次信访的群众动情地说:“我知道政府自身是没有一块地,解决我们的问题难度很大,但看到广大干部为此下了那么大的力气去开展征地拆迁,光这份勇气就让我们感动。”
山林土地纠纷也是排查当中发现问题较多的一类。一年多来,广大干部跋山涉水,遍查资料,不断地还原事实真相,让矛盾纠纷得到了妥善处理。
据不完全统计,自开展“历史遗留问题排查处理年”活动以来,我县共排查梳理各类问题3600多件,有80%已妥善得到了处理,还有部分问题按轻重缓急、先易后难的原则正在落实处理措施。(良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