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会昌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43|回复: 0

记祖籍会昌的台湾著名戏剧导演赖声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4 12: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物简介
赖声川,1954年生于美国华盛顿,祖籍江西会昌,客家人。29岁开始剧场创作,至今编导舞台剧20余部、电视剧300多集,另有剧场导演作品20余部。他开创了台湾舞台剧市场、剧场影音市场,被媒体誉为“亚洲剧场导演之翘楚”,曾两度荣获台湾“文艺奖”。
赖声川在祖国大陆的受众也非常广,除传统的戏剧、电影及文艺爱好者对他熟知之外,许多知识分子也将他作为关注的对象。其主要代表作品有:《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暗恋桃花源》《如梦之梦》《宝岛一村》《十三角关系》《眷村》等。
会昌城外的一座古宅,斑驳的痕迹透出历史的印记,来往这里的人们时常说起一个远在台湾却又不陌生的人物——著名戏剧导演赖声川。
1919年,赖声川的父亲赖家球就出生在这座位于会昌城北的古宅里,并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岁月。1941年,赖家球考入当时被誉为“外交官摇篮”的重庆中央政治学校外交系,1948年去台后赴美从事对外交往工作,此后没再回过会昌。然而,赖家球时常叮嘱两个孩子:“我们的‘根’在江西会昌。”
上世纪80年代,赖声川和哥哥赖声羽(台北大学教授、知名散文作家)根据父亲生前留下的信息,写了一封信寄给叔叔赖家璠,从此与会昌的亲人取得联系,并于1997年首次回到父亲出生的地方。其堂兄赖其昌印象最深的,是赖声川在信中的一句话:“我们打开了一扇朦胧的窗,从此不再是一棵没有根的树。”
寻根 哥俩终成“有根之树”
8月9日,赖声川的堂兄赖其昌向记者回忆说,赖声川兄弟与家乡人最初的联系还得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1981年, 一封从台湾寄往江西会昌的信件,把相隔两地的一家人重新连在一起。这封信的收件人是赖其昌的父亲赖家璠(即赖家球的亲弟弟),但收件人地址十分含糊几乎无法投递。当时,这封信正好被在邮局工作的赖其昌的亲戚看到,才被送到他们手上。
赖其昌记得,赖声川与哥哥写给家乡亲人的第一封信开头写道:“家璠叔叔,我们是您哥哥赖家球的儿子,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一定很惊讶……”阅读至此,赖家璠已是热泪盈眶——他没有想到,日思夜想的哥哥一家终于有了音讯,然而遗憾的是,此时哥哥赖家球已不在人世。
此后,双方亲人互动更为频繁。令赖其昌印象深刻的是另一次通信,赖声川在信中饱含深情地说:“我们打开了一扇朦胧的窗,从此不再是没有根的树。”
1997年上半年,赖声川兄弟俩回到了会昌老家,未曾谋面的一家人终于相见了。那一次,赖氏家族张灯结彩,就像过年一样接待从远方归来的亲人。
赖声川的侄子赖慧鑫今年30岁,16年前第一次见面时虽然不经世事,但叔叔高大威猛、留着络腮胡子的形象深深地印在脑海里。而赖其昌对堂弟的第一印象是:“声川是一个很乐观的人,他总是笑容满面,听到有趣的事情时,会从内心发出哈哈大笑。”
当时,赖声川甫一抵乡就前往其父出生成长的旧宅,在那里感受父辈生活的艰辛。他一方面与家人促膝交谈,详细询问老家亲人的生活状况以及家族历史,一方面研究家乡的传统文化,对家乡人赠送的客家手工刺绣特感兴趣,并收集起来带回了台湾。那一次,赖声川得知父亲住过的老宅已不属于赖氏家庭后,兄弟俩又出资重新买了回来。
2006年7月,赖慧鑫刚刚大学毕业时,恰逢赖声川的代表作《暗恋桃花源》在上海演出,他特地去上海看了一场演出,并在与叔叔见面时聊了些家中近况。2011年4月,《暗恋桃花源》在南昌上演,赖慧鑫又带着家人一起前往南昌观赏了这部剧作。赖慧鑫还注意到,在《眷村》一戏中,剧中情景透露出浓浓的家乡元素,看了让人很是怀念。
绘梦 戏剧人生精彩辉煌
赖声川1954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12岁时才回到台湾开始接受中文教育,1978年获得戏剧博士学位,回台后任台湾艺术学院戏剧研究所教授、艺术学院戏剧系主任、研究所所长等职。
赖声川一向处事低调,为人谦和,在圈子里具有良好的口碑。其奋斗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困难,并不是一帆风顺。在美国期间,为了解决生存问题,他在餐厅工作过,起初只是洗碗倒水,连端菜的资格都没有。但他对这段经历依然无悔,相反,他认为正是这段经历才让他的人生如此丰富多彩。
29岁时,赖声川选择回到台湾,因为他认为台湾没有剧场工业,他想抓住这次机会,创造剧场的同时也培养观众。1984年,他在台北成立“表演工作坊”剧团,他的第一部作品《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上演时,剧场观众只有100多人。后来,他采用中国传统曲艺相声和舞台剧相结合的手法,创作了《那一夜,我们说相声》,从而使在台湾濒于消逝的相声艺术起死回生。这是他的第四部剧作,第一次演出时观众人数达700人,出乎他的意料。这场演出之后,这部剧获得了很大的反响,后来一演再演,最后演到了台北中山纪念馆,观众达2500人。该剧的磁带卖出了100万盒。因此,有报纸称“赖声川拯救了台湾相声”。
随着《那一夜,我们说相声》的成功,赖声川和他的表演工作坊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相继推出了《暗恋桃花源》《台湾怪谭》《红色的天空》《遥远的星球一粒沙》《回头是彼岸》《十三角关系》和《如梦之梦》等几十出意义深远的舞台剧,丰富并提升了台湾的舞台剧表演艺术,许多新剧团纷纷成立,使观众再度涌进剧场。
其中,创作于1986年的《暗恋桃花源》更是成为舞台剧经典中的经典,创造了20多年来票房一直不俗的舞台奇迹。其后更是席卷了北京等10多个城市,观众人数屡创新高。后来,赖声川其他剧作,如《宝岛一村》《十三角关系》等陆续在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上演。
“为家乡有这样一位杰出的戏剧大师感到骄傲和自豪。”一名赣州网友在得知赖声川是会昌人后感慨,在如此美好的年华里,能将满腹才情挥洒到自己所钟情的戏剧中,这样的人生才能更加辉煌。(蔡伟平 记者周善汉 实习生康建强 蔡雨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