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秋的一个晚上,在西江县西江区的一个大坪上,一千多干部群众正聚那里开会,区领导传达中央政府关于发行三百万元经济建设公债的决定,传达一结束,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贫农粗声大气地喊了一声:
“涯许先沐买三十元”
“三十元?现在大家的生活比较困难,行吗?”区领导略有怀疑地问。
“涯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搞好根据地建设,没问题,我在家中有二十元准备添置棺木的钱,再把几十只鸡、鸭、鹅一卖,凑三十元还有多。”
“这个主你能作吗?要是大娭(伯母)不同意呢?还是回家商量好再定。”一位区领导半开玩笑地说。
“支援红军,多打胜仗,这个主我作定了!”老许拍着胸脯,自信地说。
“好,先沐同志带了个好头。”会场顿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散会后,老许兴冲冲地将大家踊跃购买公债的事告诉老伴,老伴见老许那么高兴,就问他买了多少。
“已经认购三十元,”老许得意地说。
谁知老大娭却不太高兴:“买公债我不反对,全部钱买了,寿床那时合,不合寿床老骨头都冇地方放。”
老许耐心开导说:“买公债是共产党、毛主席的号召,是为了支援苏区建设,支援红军多打胜仗。冇共产党和红军就冇好日子,莫说公债有还,既使冇还也应该。涯俩上花甲还差七、八年,现在身体又还健壮,合寿床推迟几年也冇要紧。”
大娭觉得老许说得有道理,这几年搭帮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红军才过上好日子,如果
红军向咱借点钱都不肯,就是翻身忘本。大娭细细点了点手指,激动地说:
“老头子,那就再买十元添”。
“刚才说买得太多,现在又说再买十元,老东西,你还在气我。”老许边说边抓头发。
“老头子,?不是气你,我出嫁时外家给了点发家钱,还留在箱角冇用掉,这次就拿出来买公债。”
“好,就这么定,明朝一早涯再去增购十元。”老许拍了一下大娭的肩膀。
许先沐夫妇买公债的事,在中央苏区广为流传,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于1933年10月9日刊登了许先沐的事迹。西江县的干部群众也深受鼓舞,全县公债推销工作搞得更加火红。据统计,西江县推销公债总额达15.51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