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书文
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健康快乐的精神家园,培养奋发向上、与时俱进的情操,需要轻松愉快的心境,和谐愉快的人境,这就要学会轻松。
学会轻松,就得学会养成轻松愉快的心境,这就要逐步摆脱尘世物流的包围、喧闹缤纷的干扰、潮流时尚的诱惑,使自己处于物我融通的境界,才能伸展想象的翅膀,让思想自由飞翔,体悟人生奥秘,打开智慧之窗,创造出血肉丰满、灵脉贯通的精神精灵。轻松愉快的心境,才可能使你烦恼顿释、心平气和、情趣横溢,才能伏案阅读,获得知识滋润。或闭目沉思,穿越古今时空;或全神贯注,灵感迸发,思维飞跃。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想象驰骋,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感悟,升腾为由自己的血泪灌注的艺术作品,这样的作品才有艺术灵气与生命活力。
有了轻松愉快的心境,才可能培育出和谐愉快的人际环境,滋润出轻松愉快的心境。古人常把成功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可见人和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家和万事兴,人和万事通。和为贵,和为上。和,不仅使自己活得轻松,也可使周围增添许多笑声。和,才有亲和力,不仅可求同存异,和睦共存,还可以同化异,化异为同;和,增加了成功的助力,减少了前进的阻力。所以,古人早就提出:“同病相怜,同忧相济”“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人事间怎一个和字了得,所以我倒认为:与人为和,“其乐无穷”呢。
和谐的人境,关键是要有宽厚的胸怀、宽厚的姿态、宽厚的行动待人。既不要以自己的好恶为尺度,去苛求别人,斤斤计较眼皮底下那点长短得失;又要能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多为别人着想,理解别人,体谅别人,这往往能缩小彼此差距,扩大共识,双向互补,共同前进。其实异己者不一定就是异端,说不定异己者中往往蕴藏着自身欠缺的奇见异识、真知灼见呢,在相互竭诚相处中,往往能相互理解,学到对方的长处,使自己克服缺陷,得到教益。
有了轻松愉快的心境,和谐愉快的人境,还得养成举重若轻的动境。这就是要有坚定正确的理想,迎难而上的精神,举重若轻的胆识,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毅力。这样的实践活动,因为有理想有方向,就会感到理顺;有计划有措施,就会感到气顺;有决心有毅力,就会感到力顺。有理顺感、有气顺感、有力顺感,自然就会觉得举重若轻。虽有压力,但有明确的方向;虽也艰苦,但有胜算的信心;虽有困难,但有应对的准备,就会感到方向在自己心中,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每前进一步,都蕴藏着生命的力量。这就会化为不绝如缕的无限智慧,化为生机盎然的前进力量,怎么不感到坦然、轻松、“神欢体自轻”呢,这就是举重若轻的动境。“志须预定自远到,世事岂得终无成”,就可能出现“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奇迹与意想不到的成功。
当然,“人生何处无风险”,人的一生,总要与难以避免的一次次挫折、失意相遇,使人功败垂成。那怎么办?是为失败叹息、失意流泪,还是为功败垂成消沉下去。如果那样,你的生命承载的将只能是苟且偷生、碌碌无为,将只能是一败涂地的失落……季羡林大师说得好:“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倒霉了、失败了,还有个“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轻松心态修养问题,那就是要积极面对,找出失败的原因,研究转败为胜的对策,既把每前进一步当作失败挫折的铺垫,更把挫折失败当作成功胜利的准备,就可能平静地驾驶生命之舟,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迈进。“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有了这样的思想准备,岂不会又使你感到厚积薄发的轻快,“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气势如虹的欣慰,这时你怎能不感受到生命之舟继续乘风破浪航行的轻松、幸福与愉快呢。学会轻松,说来说去无非三句话:学习轻松,领悟轻松;学会轻松,事事轻松;享受轻松,备感轻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