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会昌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7|回复: 0

访国土资源部赣南老区扶贫开发中心工作人员罗洪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6 09: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者李美霞   

    “1993年,赣南扶贫开发中心组建以来,我就在中心工作,至今已有19年了。在这19年的工作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国土资源部是真心实意在为赣南老区人民谋福祉。”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国土资源部赣南扶贫开发中心工作人员罗洪林如是说。

    罗洪林说,国土资源部在扶贫赣南工作中,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摸索实践,逐渐找到了一条符合赣南发展实际的特色扶贫之路。1987年挂点赣南后,国土资源部(原地矿部)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结合本身行业特色和优势,通过矿产资源勘查、带动农民发展“种养加”、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工作对赣南进行帮扶。2006年以来,国土资源部将土地整理与统筹城乡发展结合起来,加强田、水、路、林、村等基础设施建设,整村推进,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也为农民铺开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19年来,我走了赣南许多乡村,亲眼看着贫困的小山村变成山清水秀、充满生机的新农村,看着农民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土资源部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作为一名赣州人,国土资源部的这份深情厚谊我们一直铭记在心;作为扶贫工作人员,能为家乡父老出一份力,我也备感骄傲。”

    回忆19年来走过的扶贫路,罗洪林禁不住说起了“朱司长”的故事。1993年至1999年,时任国土资源部(原地矿部)扶贫办主任的朱耀琪兼任赣南扶贫开发中心主任,当时,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他为“朱司长”。朱司长每次来到赣南,都在农村走村串户、调研督察,走遍了赣南的山山水水,把赣南当作第二故乡。

    罗洪林说,当时,赣南的交通条件比较落后,许多贫困乡村不通公路,但朱司长不怕苦不怕累,带着他们逐家逐户进行调研摸底。有一次,为了深入了解挂点乡镇的发展情况,朱司长带着中心的工作人员一天走了25公里山路,翻山越岭来到于都县小溪乡丰坑、航坑等几个村进行调研。大山里的村民看到“北京来的司长”,都感动不已,纷纷称赞:“地矿部的干部就是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