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会昌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73|回复: 0

“棍棒教育”拷问家长职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4 10: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晓莉   

    广西南宁有一位父亲受“狼爸”将孩子打进北大的教育方式启发,“发明”了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缝衣针教育”,遭到人们谴责。

    针罚

    一位身穿校服的小男孩耳朵上穿着一根带着红线缝衣针的照片在网上流传。据小男孩父亲郑某介绍,这张照片拍摄于2011年12月10日晚。当晚7时许,郑某下班回家没看到儿子郑良(化名),他推测儿子上完周末英语培训课后,跑出去玩了。几分钟后,附近某通讯营业厅保安打来电话,称郑良在营业厅闯了祸,让他去赔偿损失,认领孩子。

    当晚9时左右,郑某把郑良领回家,随后开始用针刺进行惩罚。郑某称,他惩罚时也是讲原则的:偷跑出去玩,刺双脚;偷偷玩电脑、上网,刺双手;本来保证做到的事情没做到,刺外耳廓。当天郑良把这3条“禁令”全部违反了,所以被刺3个部位。

    郑良的手、脚上有多处伤痕和血印,外耳廓上的针孔不止一个。郑某坦言,他的确经常打骂孩子,用针刺来惩罚不是第一次。

    郑某的教育方式引发人们谴责。有人认为,虽然是出于教育孩子目的,但这种方式过于残忍,让人难以接受。有网民认为,在适度条件下,可以用棍棒来管教孩子,但方式不要过激。

    方式

    对于儿子的成长问题,郑某说他“操碎”了心。郑某是柳州融水人,到南宁务工已有十几年。郑良户口在农村老家,因而无法上公办学校,郑某给儿子找了一家民营小学。他说,孩子以前挺好的,不久前开始跟周围一些无人管教的孩子学坏了。

    郑某说,自己的文化知识有限,以前为了教育儿子,专门买了《不打不骂教孩子100招》《如何说孩子才会听》等书,努力按照书中的要求去做,但没什么效果。记者看到,在这些书里,郑某都做了勾勾划划,还有折叠。

    2010年有一段时间,郑良总是偷父亲的钱买东西或请客,前后大概偷拿了一千多元。郑某指着丢在上铺的两根竹条告诉记者,为了教育他,做了10根竹条,现已打断了8根。

    郑某说,前段时间有一次看电视,看到“狼爸”把孩子打进北大的节目,他觉得能接受这种教育方法,于是自创了“缝衣针教育”,试图通过这种教育方式让孩子成才。去年以来,每当郑某觉得郑良不听话时,就用针扎他。开始时扎手扎脚,后来发展到扎耳朵。在郑某印象中,用针刺惩罚儿子已有几十次。

    热议

    广西教育学院道德研究所所长朱家安说,“棍棒教育”自古就有,有其一定合理性,但不值得提倡。

    朱家安说,“狼爸”的孩子能够进北大并不仅仅是靠打出来的,还有包括“狼爸”自身的知识素养、经济基础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家长学习成功经验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不能盲目地去从众追捧。“希望家长们不要被一些出版物误导,如今,教育子女的书籍比比皆是,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和家庭有充分了解,做到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味地模仿。”

    他建议,作为家庭教育,应当严慈相济。不同的家长在不同的环境里用不同方式,家长要在对孩子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寻求解决途径,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孩子的自控力差,因此对孩子空余时间的管理特别重要,让孩子参加各种适合自己的活动,快乐地学习。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也很重要。

    北京杨兆全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兆全认为,对教育孩子而言,打骂情节比较恶劣或者不给饭吃等现象比较常见,用针刺则比较少见。从法律角度看,如果郑某用针刺孩子的行为比较频繁地发生,则构成了虐待家庭成员罪。但由于此类案件属于自诉案件,除非受害者或其监护人对此向司法机关进行起诉,否则司法机关难以直接立案。(据新华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