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节日很多。圣诞过后,又是元旦、春节。大家忙购物,小偷也很忙,反扒队员也就跟着忙。出门血拼怎么防贼?最近小偷又有哪些新动向?记者帮读者请教了反扒专家。
她们“中招”了
商场里
胡小姐被偷了。昨天她和小姐妹去逛银泰,兴致勃勃,买了好多东西,雪地靴啦羽绒服啦羊毛衫啦。最后又在一楼看中一瓶粉底液,可是到收银台付款时,怎么也找不着钱包了。
粉底液没法买了,胡小姐很懊恼。钱包里虽然现金不多,但是有几张银行卡,要赶快去挂失。幸好身份证没有带出来。
胡小姐生气的是,小偷太狡猾了。“我已经很注意了。”她说,自己背的是一只黑色的小皮包,就怕小偷,一直夹在腋下,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还是“中招”了。
公交上
在城西工作的小梁周五一下班,就坐公交车去解百。刚下公交车,准备把口罩放进黄色单肩包里,却发现钱包不见了。
“包链好好的,钱包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偷的。”小梁很无奈,钱包里有七八十元的现金,还有银行卡和身份证。“钱不多的,也懒得报警了。可证件要回老家补办,真麻烦!”
沈跃的最新反扒手册
上城区湖滨派出所便衣反扒中队指导员沈跃反扒“工龄”已经有10多年了,是业内高手。昨天晚上平安夜,7点多,记者打电话给他时,他还在跟踪一名嫌疑小偷。
他说,最近一两年,小偷有了很多新花招、新目标。
新工具:胶布包裹的镊子
沈指导员介绍,以前的老手“手上功夫”很硬,“手指灵活,练过的。一般食指和中指一伸、一夹、一缩,就完成了整个过程,眨眼工夫。”不过现在小偷越来越年轻,而且本事大的毕竟少数,所以必须借助工具。
前几年流行“割包”,小偷指缝中夹一块锋利的刀片,看到有人衣服口袋或者裤子口袋鼓鼓囊囊的,就会靠近划一刀,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口袋里的东西全部拿走。一些材质比较薄的包,一刀下去,钱包和手机就掉了出来。不过,这种方式容易被人发觉,所以现在,拿刀片的越来越少见了,行窃还是以徒手和镊子为主。
“镊子的尖头很滑的,小偷会自己加工一下:用胶布包住,增加摩擦。”沈指导员说,发现目标后,小偷会慢慢靠近,利用手上的报纸或者杂志做掩护,然后用镊子往包或者口袋里伸。
新掩饰:讲电话
以前的小偷喜欢挂一件衣服在手臂上,现在这种花招比较少见,一般都是手上拿个包,要不就是拿着报纸或者杂志,这样给人感觉是个有工作、有文化的人,不太会干小偷;甚至还有人拿着可乐瓶,女的则抱个小孩,这样身边的人自然而然就放松警惕了。
最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身边有个一直在打电话的陌生人,那你可要多多注意了,即使他手上握着的是一部看上去很高档的iPhone手机。
“很多小偷都以打电话做掩护,当你放松警惕的时候,说不定他的另一只手已经伸进了你的包包,或者他的同伙已经顺利把你的钱包偷到手了。”沈指导员说。
新目标:iPhone4
最近小偷特别喜欢iPhone4,因为年轻人喜欢,偷到后“出手”会很快。
还有一点,打完电话千万不要将手机随便放在口袋里。昨天,一个16岁的小女孩用的是iPhone4,在吴山夜市大门口打了一个电话,打完就放在口袋里,不到两分钟的时间,手机就不见了。
小心这些人:眼睛往下看的
“一般哪个是小偷,我们一上公交就能认出。”沈跃说,小偷的眼神基本上都是飘忽不定的,很滑,会一直在观察周围的环境,观察人。所以,一般人的眼睛都会平视,而他们的眼睛是往下看的,专看口袋和包包。
小心这些地方:
收银台、商场大门口和柜台边
收银台、商场大门口和柜台边,这些地方小偷最容易得手。顾客在收银台付好款后就会将钱包随便放进包里,小偷下手方便;天气冷了,商场、超市门口有帘子挡风,进出时需要伸手撩开帘子,你夹在腋下的包就“暴露”了,于是成为小偷的目标;顾客在柜台选购商品时,聚精会神地挑选,无心顾及随身物,小偷下手往往不易被察觉。
●特别注意这条路
沈指导员特别提醒逛银泰的美眉,注意银泰对面一条小路!这里是小偷很多的地方。
昨天下午,记者特地去逛了沈指导员说的这条小路。小路没有名字,位于延安路西侧,银泰正对面。
逛完银泰,穿过红绿灯走到对面,有一条很短很窄的小路,和延安路垂直。小路跟延安路相交的这头,一边是黄金珠宝店,另一边则是正新小吃店。沿着小路往西走,两边满是奶茶店、小服装店、小吃店。小路才2米多一点宽,路中央正在开工,挖出很深的坑,所以剩给人走的地方已经很窄,加上小店门口还会停些自行车、电动车,一般都只能容一个人经过。如果要超过前面的人,前面的人就必须侧身给你让路。
观察了一阵,我知道为什么小偷喜欢在这条路上“蹲点”了。因为小路上有好多从银泰“血拼”后撤离下来的年轻女孩和年轻情侣。大概因为血拼得累了,加上手里都拿着大包小包,这些女孩神情都比较放松,要不手拿一杯奶茶,要不跟别人讲电话。哪个“有心”的人如果假装要挤到前面去,然后趁你让路的那会儿,顺手牵羊拿走你包里的东西,你肯定没感觉。
“小偷喜欢利用此处狭窄地形扒窃作案,大家要小心。”沈指导员说。
【来源:青年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