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会昌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52|回复: 0

论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评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1 08: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赣县沙地镇攸镇小学  谢传华   

    品德课的教学评价,是在德育活动过程中对教师教的创新和学生学的创新的一种品德价值判断的方法。因此,在品德教学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不断激活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的发展。

    ■以激励评价为手段

    运用延迟性评价,激发创新活力。所谓延迟性评价,是指当一个问题提出后,学生便会说出许多答案和设想,此时,教师不宜过早地对学生的答案作出评价,而要让学生在讨论中散发、求异,以达到激发学生创新活力的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延迟性评价,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在各抒己见中激活创新活力,对道德事物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感受。

    肯定和否定要恰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提倡让学生自己去评价,去明辨是非。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

    用发展眼光看待学生。在现时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领导和被领导、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位置上,这样往往会造成学生积极性不高,甚至讨厌和惧怕教师的评价。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尤其对于那些品德有缺陷的学生,评价要“货真价实”。

    ■以学生评价为主体

    教师应尊重和信任学生,坚持以学生评价为主,让其自觉、积极地参与教学和评价过程,使课堂学习评价成为激活课堂、提升学生对各种道德事物的认知水平。

    创设民主、平等氛围。在评价学生时,可以通过自评、同桌互评、小组评议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处于主动、积极、求新的状态中。

    提供评价机会,促进人人参与。在学习评价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评价的机会,对同一内容的学习,不但要尽可能地让多位学生评价,还要允许一位学生作多次评价,让每个学生在评价活动中有更多的机会。这样,学生在互动评价中自我感知,领悟课文的观点,在求真求知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小学品德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知、情、意、行的整体发展。在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科学地运用评价方法,并着力于帮助学习发展评价能力,能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