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会昌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80|回复: 0

调整心态 “战拖”有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1 09: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磊   

    拖延症,不是一个严格的心理学概念,它是近来网络上流行的一个词。在新浪微博上,“拖延症”成为一个热门讨论话题,参与话题讨论的有44万人。在豆瓣网上,有人专门成立“战拖会”,网友们聚在一起,共商如何战胜“拖延症”。

    什么是拖延症?做事拖拖拉拉,没有紧张感,算不算拖延症?单纯的做事拖拉或是懒得去做,只能定义为“拖延”,也仅是一种坏习惯,改正它并不难。只有当“拖延”已经影响到情绪,如出现强烈自责情绪、强烈负罪感,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时,才能称之为“拖延症”。

    下面是网友列举的一些“拖延症”的表现:

    1.看着工作任务、报告就烦,能拖一秒是一秒;

    2.总觉得自己很忙,但又确实没有可忙之处,于是每过几十秒就会刷新网页;

    3.心里虽很焦虑,但还是想“再等一下,等会再去工作”;

    4.不愿意睡觉,无所事事地刷网页或看肥皂剧,不知不觉就拖到了凌晨两三点。

    心理专家支招:有针对性地调整心态,战胜“拖延症”。

    “拖延症”的原因大概可以概括为三方面:

    一是完美主义。想要把所有事情一次做好,所以不愿意匆匆忙忙开始,要万事俱备才行。这时要对自己说:我现在的状态已很好,可以开始了。每有一点进展都鼓励自己,同时意识到一点错误都不犯是不可能的。

    二是颓废,做事没有积极进取之心。觉得任务太难了,不能忍受持续做这件事情,想着拖到明天再做吧。但是往往明天到了,又找借口继续往后推。这时要寻找一切可以找到的帮助,设法降低事情的难度,取得进展;抑制自己想要放弃的心态,每天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同时可以把任务分成比较容易的小块,每完成一小块都能提升自己的信心。

    三是自我贬低。如果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自己对自己能力的估计会越来越低,即使以后完成好了,也认为是运气。解决方法是坦然地接受别人对自己工作的赞扬,同时进行自我勉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