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会昌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98|回复: 0

说说会昌人孝老敬亲的事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9 15: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麻州镇邹启平从2003年任麻州敬老院院长起,把院里老人当作自己的父母,悉心照料,精心管理敬老院这个大家庭,被院内老人评价“比亲儿子还亲!”
  富城乡桂坑村吴贱香自1998年从永隆乡案背村嫁与桂坑青年曾伟华后,夫妻恩爱,相敬如宾。2006年,曾伟华因意外成植物人。吴贱香不离不弃,不但赡养公婆,抚育儿女,更是精心照料丈夫,天天为曾伟华刷牙、洗脸,照顾他大小便。为避免曾伟华患褥疮,吴贱香天天每隔两小时为曾伟华翻身一次,每三小时喂稀食一次,每两三天为他擦洗一遍身体。吴贱香之孝老敬亲精神感动乡里。

  1999年,西江镇南星村村民王荣华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许翠玲放学回家路上遭遇车祸,从此只能坐在轮椅上。此后,王荣华用自己的肩膀背着女儿走过9年求学之路。正是有这样一位默默在背后照顾自己的伟大母亲,许翠玲这个身残志坚的阳光女孩,她凭借自己的优异成绩在2007年的高考中考取会昌县文科第一名,并被江西财经大学录取。随后,王荣华又陪着女儿许翠玲在江西财经大学上学。母女俩一个母爱似海,一个志坚如山,一起被评选为2007年感动赣州十大人物之首。

  珠兰乡珠兰村村民陈喜凤,2002年丈夫因肝癌病故后,面对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困难,毅然挑起生活的重担,照顾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儿子。多年间,她在田间地头辛勤地劳作,积极掌握最新的科技种田技能,闲时赶去做泥水小工,见缝插针做些小生意,劳累了一整天,晚上还要领手工加工品回来加工,以勤奋去争取生活的经济来源,一个人坚强地为家庭撑起一把大伞。在她的辛勤培养下,她的两个儿子先后考取大学。陈喜凤勤劳、善良、质朴的品格打动乡里。

  2002年,庄口镇大排村温水凤的家人捡回来一个脑瘫女婴,温水凤没有一点怨言,收养了这个小孩。为了医治女婴的病,她跑遍了附近县城所有的医院,还专门带孩子到赣州、南昌、广州大医院诊治,悉心照顾着这个和自己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女孩,表现出高尚的慈爱之心。

  2005年,家住会昌县城八角亭居民曾雪娇在丈夫温伟红遇险伤残后,悉心照料,自己坚持用按摩等手段治疗丈夫行将瘫痪的双腿。数年如一日的照顾终于出现奇迹,2007年,温伟红竟能站立。2008年,温伟红开始行走,2009年,温伟红开始在超市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实现就业。曾雪娇的事迹被赣南日报以《爱的牵引》为题大篇幅报道。

  2007年,建设局办公室主任张卫东92岁老母亲因病瘫痪。张卫东每天为母亲端屎倒尿,擦身喂饭,照顾得无微不至,孝老敬亲精神堪称楷模。

  2009年,筠门岭镇白埠村何凤英几十年如一日照顾长年卧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被当地村民当作贤妻良母的典范。

  2009年,周田镇大坑村村民何高娣,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她效仿“孟母三迁”,十几年一直住在学校附近,含辛茹苦,终于供两个小孩读完了大学。她除了对自己的公婆孝敬有加,还把一位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接到自家,几十年如一日,如同照顾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