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会昌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6|回复: 0

安远县“三送”干部服务群众工作侧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 08: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崇发   

    核心提示:

    围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自2010年12月以来,我市深入开展了“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以下简称“三送”)活动。下派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果园山场,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群众发展产业,关心农民疾苦,真心实意办好事实事,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切实转变了干部作风,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新时期干部的新形象——

    A 叶艳辉:点亮致富灯,小康引路人

    “今年夏季,乡里的蜂蜜产量比以往更高了,品质也有很大的提高,作为‘三送’干部,心里真是替老表们高兴。但是,如何通过养蜂专业合作社搞好销路,让老表们真正富裕起来呢……”近日,刚帮村民刘经贵家割完蜂蜜的叶艳辉回到住处,写下了当天的民情日记,并在思考如何让村民们致富的步子迈得更大些。

    叶艳辉,市委驻安远县蔡坊乡“三送”活动领导小组组长。作为一名“三送”干部,他深知,“三送”工作最重要的是,帮助老百姓立足自身的优势资源发展产业,让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这样才能把“三送”送到他们的心坎里。为此,一进驻蔡坊乡,叶艳辉便立即开始对蔡坊乡乡情进行调研,挨家挨户地走访农户。他发现,蔡坊乡虽然地处边远、群众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低,但是当地却风景秀丽,生态宜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森林覆盖率达84%,蜜源植物丰富,养蜂条件得天独厚,养蜂历史悠久,是中华蜂群繁衍发展的天然场所。但是,每年的蜂蜜丰产却并没有给当地蜂农带来多少财富,他们经常为蜂蜜销路发愁,“丰产不丰收”的苦恼一直困扰着养蜂户。

    如何为这些养蜂户拓宽蜂蜜销路,帮他们增收致富?叶艳辉了解情况后,立即通过询问专家、网络调阅资料等方式寻找解决的办法,并认识到要帮蜂农解决燃眉之急,成立养蜂专业合作社是最好的选择。于是,他顾不上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白天联系协调当地乡政府、养蜂能手、生意能人,晚上就组织养蜂户和村干部开会商量如何组建和运作养蜂专业合作社。在叶艳辉的努力下,今年7月,采用“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蔡坊乡养蜂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目前,全乡有养蜂户百余户,生态养蜂基地10余处,年产蜂蜜达4万公斤,年产值200多万元,养蜂已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一项“绿色产业”。

    为了更好地让当地群众通过产业致富,叶艳辉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引导农民种植高产油茶,四处筹集资金,并免费发放油茶苗。返乡农民工陈健想要回家乡办养兔场创业,叶艳辉便带着他到赣州考察学习养兔,帮助他选好场地搞好设计,并引进首批100只优良种兔……如今,蔡坊乡在叶艳辉的引导下,群众纷纷加入到产业致富行列,逐渐走上了致富路。难怪乡亲都说:“是‘三送’干部叶艳辉为我们忙前忙后,点亮了我们致富的明灯,才让我们有可能过上好日子……”

    B 刘金寿:情系困难户,温暖老表心

    近日,在安远县浮槎乡长河村稻田抗旱现场,“三送”干部刘金寿正顶着烈日,带领乡里的5名抗旱救灾服务队队员扛运抽水泵,为稻田抽水“解渴”。一不小心,刘金寿因受力过大导致腰部受伤,但他咬紧牙关,继续指挥队员开展抗旱活动,直至河水流进干旱的稻田。

    刘金寿是安远县民政局驻浮槎乡“三送”干部。作为一名民政干部,他最关心的是民生问题,即访贫问苦和为民解困的问题,特别是帮助困难群体。“三送”活动刚开始时,刘金寿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到,浮槎村廖彦垣一家是集老弱病残于一体的贫困家庭,家里没有完整的劳动力,居住在低矮破旧的边远小山包,这些情况让刘金寿心里非常沉重。回到驻地,他立即发动乡政府干部、亲朋好友捐款捐物给廖彦垣一家,并为其缴交了新农合参保金、办好了低保证。看到房屋内电线零乱、开关裸露,刘金寿就自己掏钱买电线,为他家进行照明电路的检修、更换开关。看到“三送”干部刘金寿的到来给廖彦垣带来了一生中从没有的变化,村民对刘金寿由质疑变成了赞赏,称赞他是“我们老百姓的贴心人”。

    举手之劳之事,群众却看得很重、反响很大。刘金寿从这件事意识到,群众问题无小事,任何一件事,群众都是记在心里的,特别是对困难群体,更应该受到特别关注。从此,他更加关注困难群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困难群体感受到党的温暖。当得知浮槎村街上组高中毕业生廖家江考取了复旦大学,却因家境贫困无法上学的情况后,刘金寿立即多次往返县城帮助他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与江西章贡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联系并达成了3000元的助学协议,解决了廖家江的燃眉之急;退伍老兵廖彦长,上世纪80年代初因白内障手术失败引起双目失明,行动极其不便,刘金寿四处打听,托朋友从省城买了根盲杖送到廖彦长家中;前些天抗旱救灾关键时节,刘金寿一直奋战在抗旱一线,长期蹲点在村民家中,没有休息日、节假日……

    由于长期工作在“三送”工作一线,无暇顾及家里,刘金寿虽然很内疚,但他也无悔:“为困难群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是我们民政干部的职责,更是‘三送’干部的责任。”

    C 魏振辉:真心办好事,花甲著华章

    “融入农民当中,把自己当成他们的一员,与群众交朋友,你才能真正体会到群众最需要什么,才能真正解决群众疾苦。”这是魏振辉在“三送”活动中与身边党员干部交流的真心话,更是指导他开展“三送”活动的内动力。正是源自于这种内心的朴素情怀,鞭策着他在蔡坊乡渡江村的每个日子里,都全心全意地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魏振辉是安远县人民医院返聘干部,2009年退休,今年62岁,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这次,他怀着一颗情系百姓、排忧解难的心,来到渡江村开展“三送”活动,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对农村的一片深情。魏振辉在农民家中走访时了解到,山区群众由于出行不便等原因,导致有病不能得到及时医治的情况,便利用自己在医院工作的便利,协调县人民医院组织外科、内科、妇产科、五官科、儿科医术精湛的医生,到渡江村开展义诊活动,免费为村民检查身体、送医送药服务。在渡江村义诊时,有一家六口就有五人残疾,家在义诊现场3公里外,来不了义诊现场,魏振辉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带着前来义诊的医生来到他们家为他们体检、看病,送上药品,让他们全家热泪盈眶,温暖在心。

    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是魏振辉对自己做好“三送”工作的要求。渡江村锦下组35户180余人,有100多亩农田在小河对面,一下雨就要趟水过河,并且山路陡峭、崎岖不平,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村里几度想修桥都因种种原因没有修成。魏振辉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村民集资捐款,投工投劳,争取医院资助了4吨水泥,带领工作组一起参加劳动,只用了5天时间,一座简易小桥就横跨在小河上,圆了村民多年修桥的梦,群众无不拍手称快。近日由于天气干旱少雨,渡江村仁义组近100余亩受灾。魏振辉得知情况后,立即向当地乡政府反映情况,并与村干部一起到实地察看、寻找水源,向上争取资金,组织村民投工投劳,修水渠、装水管、放水灌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