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会昌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7|回复: 0

为失地农民提供“进城套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5 08: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不断被征用,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困扰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难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崇义县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积极探索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保障体系,为失地农民提供了老有所养、困有所济、就业有岗、住有所居等系列“进城套餐”。

    老有所养  消除后顾之忧

    “政府虽然征了我们的地,但我们两口子和儿媳每个月可以领到600元的生活补助,另外我儿子还办了养老保险,到了这个年纪能有这样的保障,我感到很满意。”近日,正在领取失地农民生活补助、现年82岁的崇义县横水镇塔下村村民刘章泰高兴地说。

    为解决失地农民老有所养的问题,崇义县出台了《崇义县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范围。凡在城区内因国家建设征地后,以户为单位,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3亩的16周岁以上的在籍农民,分为参保人员、征地养老人员两类。被征地当年男已满60周岁、女已满55周岁的,发给每月200元养老生活补助,经费由县财政负担,目前全县已累计发放生活补助资金550万元。被征地当年男未满60周岁,女未满55周岁的,可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县财政给予60%的保费补贴,到达退休年龄后,可享受和城镇居民一样的养老金待遇。截至目前,该县城市规划区内失地农民参保人数达3095人,其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364人、退休47人、享受养老生活补助684人,参保率达100%,财政划入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配套资金达1320万元。2011年,江西省社保中心将崇义县纳入全省首批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县(市、区),经验做法在全省养老保险运行分析会上作了介绍。

    转工培训  帮扶融入城市

    横水镇塔下村失地农民朱宏健以前一直在家耕作自己的三分地,如今他已在县城一家酒店当起了厨师,月收入3000多元,是以前种地收入的3倍多。说起这一变化,他非常感谢今年年初政府送来的特殊礼物——免费就业培训通知书,是两个月的免费烹饪培训让他有了更好的工作。

    该县在征地过程中,为每户失地农民建立了翔实的档案,并提交相关部门审核以进行帮扶。为提高失地农民的创业就业能力,该县将失地农民创业就业纳入城镇就业范畴,让失地农民享受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再就业的优惠扶持政策,设立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专项资金,免费对失地农民进行培训,内容涉及企业用工培训、公益性岗位培训、服务业岗位培训等;同时,该县还积极提供就业信息,鼓励县城企业优先聘用失地农民工。据统计,该县目前已开展失地农民专项就业培训共 28期,开设 264个班,培训5849 人次,占全县失地农民人数的90%,失地农民就业率达90%,大部分失地农民“洗脚上岸”成为市民,收入比以前增长30%以上。

    幸福进城  共享发展成果

    “三年前,我们用政府征地的补偿款和自己的部分积蓄在县城买了套新房。如今,全家4口人都被纳入城镇医保,老公在章源钨业上班,月收入有2000多元,我在菜市场卖蔬菜,月收入也有1000多元,儿子在章源中学的成绩比以前提高了许多。”日前,谈及生活变迁,崇义县横水镇上营村失地农民杨丽颇为满意。

    在征地拆迁中,该县制定了促进失地农民转化的整体规划,确保农民一失地,各种扶持制度、政策、方案就随即发挥作用;为失地住房困难户、拆迁户以及危房户实施拆迁补房政策,为其免去建房地基费及审批费用;加强了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制度,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使其与城镇居民一样平等地享有就业培训、择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方面的就业服务;建立和完善了失地农民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劳动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改革,积极筹措资金提高失地农民教育、卫生、医疗等服务水平,失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不断改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