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伟明
本报讯 8月21日,虽然是星期天,挂点石城县珠坑乡珠坑村的市政协“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以下简称“三送”)工作组干部却顶着酷暑,和当地村干部一起奔走在田间地头了解旱情,现场解决该村八十塅水陂及附属水渠修复、油茶基地水利设施建设等相关问题;当天,工作组资助失散红军后代李元根筹建新房的事也准备就绪。市政协副秘书长、市驻石城县“三送”工作团副团长王石水告诉记者:“曾宪梓先生前不久捐助的30万港元,真是一场‘及时雨’!有了这笔资金,我们在‘三送’工作中谋划的一件件事情,都可以尽早落到实处。”
我市“三送”活动开展以来,市政协驻石城县珠坑乡珠坑村“三送”工作组认真按照市委要求,充分发挥政协职能优势,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支持“三送”工作,兴办了一批好事、实事,得到当地群众的赞誉。今年5月,王石水前往广州看望住院的香港金利来集团董事局主席、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曾宪梓先生时,向他详细介绍了我市开展“三送”活动的有关情况和成效。曾宪梓对这项为民办实事的举措非常赞赏,高兴地说:“这样的活动好,我也参加一份!”当即表示捐资30万港元,要求市政协工作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为群众办一些实事。
曾宪梓对“三送”活动的热心支持,得到市政协领导的高度重视,也极大地激励了“三送”干部的工作热情。他们精打细算用好每一分钱,帮扶农民发展产业,投资建设民生项目,解决了一个个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修建了多处水利设施,有效缓解了近期罕见的旱情;修复欧里小组至竹溪村的水毁公路,改善了交通状况;建成“三送”文化园、宪梓书屋,设置“三送”流动书箱,把党的政策和科技文化送到千家万户;帮扶村民发展油茶、烟叶等产业……这些实事,扩大了“三送”工作在社会各界的影响力、凝聚力,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和谐。珠坑村新田小组村民魏东北的右脚因患骨髓炎被截肢,丧失了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能力,全家人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三送”工作组用2万多元为他安装了假肢,还出资3.5万元为他家建造了一层砖混结构的新房。现在,重新站起来的魏东北每天快乐地行走在田间地头,逢人便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曾宪梓先生,感谢‘三送’干部,我的生活有希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