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海峰 特约记者许万里 记者刘珊伊
编者按:
建设宜居赣州,这是我市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违法建筑,是妨碍“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重大障碍。这个矛盾如何解决?当前,全市各地掀起了新一轮建设热潮,动员群众配合征地拆迁、严厉整治违法违章建筑、建立治违长效机制……在瑞金市、宁都县、章贡区、赣州开发区等地,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拆违取得阶段性成效。本报今日起推出“建设宜居赣州 拆除违法建筑”系列报道,对其经验做法予以关注。
大街小巷议拆违,千人大会谋拆违,干部群众同拆违——
初秋时节,天气依然炎热,记者走进宁都县采访,感到比天气更热的是,全县上下正众志成城,打响了清理整治违法违章建筑的攻坚战。
拆违政策入脑入心
连日来,宁都县280多名干部来到梅江镇五个片区,与村民们促膝谈心,宣传国土资源、城市规划等方面的法律和政策,耐心做好被拆除违法违章建筑村民情绪的稳定工作。
违法违章建筑数量大,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如果冒然上阵,盲目推进,肯定推动不了。宁都县领导认为,让舆论先行,让清理整治违法违章建筑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入脑入心。
在清理整治违法违章建筑中,宁都县始终把宣传发动和舆论造势做足做好。该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工具,进行宣传造势,并安排专人在主要网络媒体论坛上进行政策宣传和疑问解答,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全县280余名干部分5个工作组,深入联系村组、农户,召开村组干部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户主会,层层发动,不厌其烦地搞好宣传,使各项政策的目的、意义家喻户晓。竹笮乡九塘村温屋组村民黄某有顾虑,拆违工作组干部连续几天晚上都到老黄家,对老黄进行思想宣传动员,给他讲解相关政策,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倔犟的老黄终于转变思想,带领家人主动自拆违法违章建筑。
截至目前,宁都县各级干部对2000多户拆违户累计走访上万人次。
摸清家底建立台账
天刚放亮,梅江镇干部温开秀就骑着摩托车,在高坑村田间小道巡查,看村民有无违法违章行为。
为摸清家底,宁都县把县城规划区划分为五大片区,由10名县级领导带队,抽调了280余名干部,对违法违章建筑展开地毯式调查、拉网式巡查,按照“以路为界、分组进行,以房查人、逐一登记,签字确认、责任包干”的办法,详细查清违法违章建筑的土地性质、审批手续、占地面积、建设形式、违法程度、具体位置、建设时间等情况,摸清户主的社会关系,采集影像资料,固定证据,并在所在区域集中公示,接受社会举报监督。无异议后建立台账,整理归档,动态管理。目前,县城规划区内共查出违法违章建筑上千宗,涉及总资产超10亿元。
在巡查的同时,该县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联合发文,组织1.7万余名党员干部、村组干部开展自查自纠,填写《自查表》,既要查自己,也要查直系亲属。自查情况在本单位醒目位置公示7天以上,并公示举报电话,全县11名干部自查填报了违建情况。
在强大的宣传攻势和强有力的巡查整治、自查自纠的带动下,全县违法违章建设已基本停止,日夜抢建的歪风已得到根本扭转,新开挖、开建情况已经杜绝。
清理整治多措并举
面对如此庞大的违章建筑数量,宁都县通过严格执法与教育疏导并行,鼓励自拆与依法强拆并举,分类处理,各个击破。
鼓励自拆助拆。该县从党员干部和村组干部及其亲属入手,通过组织谈心谈话、政策宣传、形势教育,做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鼓励自拆。对自行拆除的,依法免于处罚;对自拆有困难的,申请政府帮助拆除。目前,一些群众认清了形势,转变了思想,自行拆除违章建筑2600余平方米,一些区域出现了由跟风抢建到跟风拆除的重大转变。
突破重点案件。由该县纪委、公安、检察院分别成立专案组,抽调精干力量,严厉打击置政府禁令于不顾,顶风抢建、拆了又建、暴力抗法、非法交易、侵占政府收储土地的重点案件,对已立案侦查的案件进行深挖细找,顺藤摸瓜,扩大成果。目前,已查办了一批国家公职人员参与违法建设的典型案件,立案调查12人、实施“两规”措施2人、批捕1人;处理扰乱、破坏拆违工作的违法行为5起8人,追缴违纪款、违法所得、赃款及补缴税金315万元,有效地震慑和打击了参与违建行为的人和事。
坚决强制拆除。该县对顶风抢建的集中力量予以拆除,目前已累计自拆、助拆、强制拆除了6万余平方米。第一批应先拆除的10处22户、建筑面积达5200平方米的违法违章建筑已在电视上和所在区域公示完毕,县拆违指挥部已制订方案,本周内实施强制拆除。
坚持分类处理。对一些违法程度较轻、影响较小的违章建筑,将通过处罚、没收、置换等方式,切断违法违章建设的利益链条,让违法违章建房户付出代价,决不让其有利可图,确保处理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