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明 特约记者叶菁
本报讯 “我原来发展产业都是‘跟风发展’,效益一直不好。自从有了产业发展规划,我就一心一意发展生猪产业,目前我的养猪场占地近1亩,仅今年上半年就出栏生猪50头,净赚2万多元。”近日,正在忙着出栏生猪的崇义县长龙镇拔萃村村民肖水林激动地说。截至目前,该县共为3万多户农户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上半年,该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905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3%。
在“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以下简称“三送”)活动中,崇义县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两大目标,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将产业规划落实到户、工作指导到户、培训服务到户,为农民增收打下了扎实基础。该县组织“三送”队(组)员和乡(镇)、村两级干部,深入农户家中,详细了解农户的情况,并为每家每户制定了近三年的产业发展规划。该县结合竹业、果业、茶叶、油茶、生猪、南酸枣等六大农业优势产业,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发展优势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建立起了县、乡、村、户紧密衔接的产业发展规划体系,在政府发展壮大产业和农民通过产业增收致富之间找到了利益的“共振点”,提升了产业开发的组织化水平。该县长龙镇拔萃村立足区位、资源、产业优势,在发展脐橙、茶叶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制定了“百亩蔬菜、千头生猪、万亩毛竹”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如今,全村446户农户都有了稳定的农村产业收入来源。
结对帮扶,动态管理,是该县农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重要保障。该县采取党员结对、大户引路、骨干传技、经纪代理等措施对农户进行帮扶,干部定期或不定期上门为农户提供资金、技术等帮扶服务,并将帮扶服务内容及成效记录在规划卡上。该县还为每户农户建立了产业发展档案及台账,大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采取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购销等方式,大力发展订单生产、农超对接等,帮助农民解决信息通报、产品销售等实际问题。今年上半年,该县先后引进投资600万元的麟潭特种野生动物养殖场、投资5000万元的君子谷水果种植开发等9个农业项目,举办各种技术培训800多场次,培训农民近万人次,解决群众种养难题500多个,为农民办理小额贷款2076万元,为林农办理林权抵押贷款4300多万元。
为农户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不仅帮群众理清了产业发展思路,开辟了致富康庄大道,也带动了该县农业产业的跨越发展。今年上半年,该县新增茶叶面积2000多亩,新增(低改)油茶林1.5万亩,竹林抚育5万多亩,新增酸枣种植1000亩,新增脐橙种植面积0.7万亩,新增商品蔬菜面积500多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