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会昌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9|回复: 0

寻找最美基层干部:用心办好老百姓的大事小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8 09: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寻乌县吉潭镇榜溪村大学生“村官”何炳南

  “脐橙的疏果要越早越好,把病果、伤果和生长较密的小果摘掉,这样剩下的果实就会得到更多的养分,长得更快……”5月15日,细雨初歇,在寻乌县吉潭镇榜溪村一脐橙种植基地,一名小伙一边观察脐橙树长势,一边向旁边的果农进行脐橙疏果示范。这名小伙子名叫何炳南,今年25岁,是当地的一名大学生“村官”,也是一名挂点的“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干部。

  2011年7月,何炳南从江西农业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担任榜溪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期间他沉下身子,深入村组,很快进入工作角色。由于表现突出,何炳南2012年被评为“江西省优秀大学生村官”。

2.jpg



5月15日,何炳南(右)向村里的果农了解脐橙种植的情况。

  留守孩的大哥哥

  何炳南是榜溪村第一名大学生“村官”。他刚来的时候,不少群众误认为他是来“走过场”的,不会为村民办实事,因而不大愿意与他接触。何炳南每天与村民同吃、同劳动,向果农传授他所学的园艺知识,帮孤寡老人劈柴挑水……他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多年来,榜溪村村民一直期盼着村道出入口能有一条像样的水泥路,那样,村民种的脐橙、蔬菜等就能及时运出去。何炳南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联系县委“三送”办,争取到4万元资金,将路面进行了改造,完成了村民多年来的一个愿望。

  榜溪村的谢屋桥建于2002年,当时由村民集资兴建,由于资金不够,大桥主体建成后没有多余的资金修建桥体护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先后有多人从桥上掉下。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何炳南想方设法筹集到1万元资金,给这座桥修起了“连心护栏”。

  作为一名“村官”,何炳南一直把老百姓的事情挂在心上。一天,何炳南从榜溪村小学一位老师那了解到,学校里有许多留守孩,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导致性格孤僻,不爱说话。为此,何炳南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与这些留守孩的父母联系,借助村委会的电脑让留守孩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视频聊天。另外,何炳南还经常与留守孩谈心,发动自己的朋友为留守孩捐款,给他们购买了排球、跳绳、文具等,当地的村民都说他是留守孩的大哥哥。

  如今的榜溪村,路修好了,桥修好了,村民也不再把何炳南当外人了。

  增收致富的引路人

  何炳南不仅着力为群众排忧解难,还充分发挥自身所长,引导群众壮大产业,做群众增收致富的引路人。

  榜溪村因地理位置优越,是脐橙种植的宝地。何炳南在调查后发现,榜溪村的果树种植面积不小,但由于果农的技术较粗放,果品产量一直上不去。为解决这一问题,他利用村里的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组织党员群众学习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到果园义务为村民进行现场教学。在他的帮助下,全村果品增产20%以上。

  果农王元丰告诉记者,他2010年起接管了父母种植的脐橙树,由于之前不懂技术,1200株果树的产量只有2万多公斤,其中1万多公斤是次果,总共还没卖到2万元。去年他家果树的总产量增加到3万多公斤,他卖果挣了8万多元。

  除了在技术上帮助果农,何炳南还想方设法帮果农推销脐橙。2011年,在请教县里的专家并到相关乡镇考察后,何炳南牵头组建了“寻乌县统泰果业专业合作社”。去年,合作社销售了村里80%以上的脐橙,每公斤售价比前年提高了0.6元,果品商品率也由60%提高到98%以上。

  今年4月,何炳南被任命为榜溪村党支部书记。

  群众的贴心人

  “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加快推进农村土坯房改造进度。”5月15日,何炳南对记者说道。

  在榜溪村江下湾土坯房集中改造示范点,村民王元章告诉记者,何炳南每天都会来土坯房改造现场,帮助解决一些问题。据王元章介绍,他和几位村民想建房,但因未及时还清银行贷款,产生了不良信用记录,办不了贴息贷款。何炳南得知这个情况后,主动联系银行做担保,帮他们贷到了款,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在采访结束时,一名在土坯房改造点负责管理建材的老人找到何炳南,称自己因与建房户协调建材的事情要打很多电话,希望村里能补助一点电话费。何炳南听后,从自己口袋掏出50元钱交到这位老人手中,告诉他村里没有这笔经费,自己给他弥补一点。其实何炳南的工资待遇不高,每个月不到2000元,平时他都舍不得给自己买一件衣服。(骆龙斌 特约记者陈慧明 记者王长颉 文/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