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会昌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7|回复: 0

中国500强背后是畸形二八定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9 08: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财富》发布2011年中国500强排行榜,榜单显示,中国500强总收入达18.9万亿,占中国GDP的47%。中石化再次登上榜首。与上一年相比,本次榜单的入围营业收入门槛提高了12亿元。(中新网7月13日)

  应该说,从“20%的人拥有80%的财富”,到“80%的利润来自20%的客户”,再到“20%的人身上集中了人类80%的智慧”,“二八定律”不仅是个十分普遍的经济现象,甚至在心理学乃至社会学上也普遍存在。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500强总收入达18.9万亿,占中国GDP总量的47%,其实并不意外,某种程度上不过是“二八定律”的再度印证罢了。

  事实上,尽管中国500强企业的收入便几乎占去了GDP的半壁江山,但这样的权重比例,其实并不算过分。一来,既然是“500强”,当然应该有实力为证,只有在市场与营收上有了绝对的优势,才算是有入围的资格;二来,“强者恒强”其实不仅是丛林规则,同样也是市场定律,500强企业的优势,注定了这些企业的营收想不高也难。某种程度上,假如名列500强企业的收入却不能在GDP总量中占据相当的分量,这样的500强,倒是多少显得徒有虚名。

  然而,500强的营收当然不应对不起观众,但是,无论从再登榜首的中石化,还是500强企业前20名中几乎清一色的“中”字头,当中国500强企业成了垄断国企俱乐部,垄断国企们成了中国过半GDP的饕餮者,这样的“二八定律”显然并不能被视作正常的市场现象。事实上,市场竞争下的“二八定律”,人才和资源必然会向更有效率的企业聚集,这样的汇聚自然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福祉的提升。但是,假如“二八现象”成了垄断下的蛋,这边厢垄断企业享用着低成本的资金和资源,那边厢却不必面对市场的竞争,甚至可以“得了便宜卖乖”,轻而易举当上了最赚钱企业还哭穷,一些榜上有名甚至还名列前茅的500强企业争相演绎“我为祖国喝茅台”的一幕,更是令人大跌眼镜。

  可见,与通常意义上的“500强企业”往往意味着创富光荣榜有所不同的是,垄断企业们毫无悬念的携手上榜的中国500强企业,其实无关创富,骨子里不仅是对民间创富的挤压,甚至是对民间财富的攫取。这样一张由畸形“二八定律”所锻造出来的“中国500强企业”榜单,不仅没看头,更没有评选和公布的必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