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会昌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2|回复: 0

水稻高产创建,让兴国稻香年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8 10: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厚锋 王永禄   

    清风吹过,稻田泛起阵阵浪波。近日,兴国县农技中心副主任刘远志站在高兴镇高兴村百亩核心示范区的田埂上看着沉甸甸的稻穗,他知道今年早稻又将迎来丰收。

    今年春播期间,刘远志带领县乡两级农技人员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解决诸多农技疑难问题,有效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技术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推广的免少耕旱育抛栽技术、配方施肥等良种良法深受农民欢迎。

    越来越多的农户认识到,科技是粮食增产增效的有力保障。去年,兴国县在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中,推广了15个主导品种和7项农业新技术,科技示范户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90%以上,水稻单产比前三年平均水平增长10%以上,仅此一项,户均增收160元以上。

    农技推广“面对面”

    今年春播期间,兴国县长冈乡农业技术指导员欧阳志荣奔波于农户与田野之间,为农民手把手传授新型水稻机插秧技术,指导农民采用中小苗带土移栽、浅栽和宽行窄株的移栽方式。这种“面对面”式的农技指导,普遍受到农民的欢迎。

    为更好地服务农民,兴国县进一步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将原有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农技、畜牧、水产、农经、农机、果业等6个专业技术岗位人员整合成立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综合站,构建了县、乡、村、组四级农技推广网络。

    目前,兴国县构建了拥有11名专家组成员、260余名技术指导员组成的农技推广队伍,在全县304个村设立村农技员。今年以来,该县下派农技服务人员1000余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110期,培训农民1.4万余人次。

    良法普及多展示

    在高兴镇文溪村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区,几十个水稻品种一一展示,哪种品种长势表现好,哪种品种产量高,农民一看就明白;在肥料示范片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绿肥种植技术、稻草还田技术,一一展现在农民眼前。高产创建示范片,其实就是一个各项农业新技术的展示平台。

    只有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群众才会相信你、信任你。今年,该县建立了2个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一个整乡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试点乡;建立了5个百亩核心示范区,总面积达1.56万亩的粮食高产示范区。选择了100名技术指导员和1000户科技示范户,要求每个指导员指导10户示范户,每户示范户辐射带动20户以上农户。

    为增强示范效果,核心示范区一律采取“六统一”的方式管理,即统一种植品种及用种量、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育秧方式、统一防治病虫、统一机械收获。每个示范乡镇由1名局领导,2名以上县农技人员, 1名乡镇农技人员和1名村级农技员蹲点负责。在水稻移栽、追肥、病虫防治等几个技术关键时期,组织周边农户到示范点参观学习,让农民在对比中寻找差距,学到技术。

    去年以来,通过搭建推广平台,该县共引进新品种34个,推广新技术15项。其中“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水稻免少耕、测土配方施肥、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主推技术,在农民中得到较好普及。

    春旱之后有期待

    春旱之年兴国县粮食生产能否实现七连增?据县农业有关部门预测,今年由于受旱情影响,全县早稻种植面积略有减少,但长势良好,丰产基础已奠定。全年粮食总产增收也有望实现。

    兴国县粮食生产“节节高”, 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功不可没。测产表明,水稻科技示范户由于采用配套高产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措施得力,亩增收达70元,节约成本12%以上,户均比项目实施前增收317元,辐射户比示范前户均增收213元。

    农业科技入户,免费向农户发放物化补贴,开展技术培训,农作物产量明显提高,给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带来了直接的实惠,增加了农民的收入。2010年兴国县水稻科技入户测产结果表明,示范户早、晚稻平均亩产达492.6公斤、513.2公斤,增幅分别达10.9%、15.3%,辐射户早、晚稻平均亩产达469.3公斤、496.5公斤,分别增长5.2%、6.1%,仅此一项,科技示范户户均增收350元,辐射户户均增收305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