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会昌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3|回复: 0

“诅咒”短信惹人烦 部分市民:感觉有很大心理负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7 09: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诅咒”短信惹人烦
  部分市民:感觉有心理负担 心理医生:理智面对,一删了之
  元旦刚过,市民江女士的假期过得有点不大开心。她告诉记者,自己收到一条这样的短信:“年关到,送祝福。新的一年,希望你和家人幸福安康。如果你爱你的家人,请将这条短信在3天内转发给10位朋友,如果不转发,你的父母将会有难。”她为此“心理负担很重,怕真会发生什么事,就转发了”,却引起了朋友的不满。记者了解到,节日期间这样的短信不少,都是前半段祝福,结尾以诅咒威胁转发。许多市民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会出于“不得已”选择转发。
  让人忧心的是,此类诅咒还傍上了“公益”。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经常在QQ群里看到一些求助消息,前半段说求助者的具体信息,最后一句则是“不转发家人会……”的诅咒式话语。一名刚大学毕业不久的市民肖女士告诉记者,她收到一个好朋友转来的诅咒式求助消息时,认为写消息的人是出于心急才加上诅咒,就转发了。后来同学告诉她,消息里的求助电话是“吸金电话”,回打后被扣了不少钱。肖女士觉得特别气愤,感觉自己被利用了。
  赣州义工联合会会长曾厚云认为,诅咒式求助消息容易增加人们的反感,给正常的公益活动带来影响,让人们对公益活动产生警惕心和排斥心。因此,市民不要盲目轻信或转发此类短信。
  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心理咨询师李江蝉表示:“人类有追求保护和报喜不报忧的本能,对待消极和悲观的消息时有一种本能的恐惧,这种需求和恐惧促成了一种紧张心理,市民才会在转发和不转发之间犹豫。而现今生活压力大,每天有无法预料的事件发生,因此更多人会有向往好运、平安的心理,在心理暗示的作用下,看到这些短信会不由自主地紧张,甚至把一些毫无关联的事联系在一起。这类短信就是抓住人们对运气、命运等不可控因素‘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所以,收到这类短信时应不予理睬或立即删除,不要给自己的心理造成压力。理智面对,才能停止这些短信的传播。”(严骞 见习记者程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7 09: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