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广厦暖民心
——我市大力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掠影
南康市麻双乡,农民欢天喜地乔迁新居。
章贡区水西镇永安村,美丽的效果图描绘着村民们的新居梦。
改建后的南康市龙岭新村,村容整洁,环境优美。
群山环绕,绿树掩映,龙南县土坯房改造现场宛如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会昌县规划有序的土坯房改造现场。
瑞金云石山乡,工人们抢抓晴好天气建新房。
崇义县农民改建的新房拔地而起。
赣县江口镇旱塘村,“两红”人员刘光登老人一家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小洋楼。
赣南的时节,早已步入冬季。然而,在赣南广袤的乡村大地,万千土坯房住户的内心却洋溢着无比的温暖和感动——他们即将告别黝黑破败的土坯房,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楼房。
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是几代人的梦想。圆梦的征程始于6月28日:这一天,《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成了第一场民生攻坚战。在这个过程中,市委、市政府更是以大气魄和大手笔,计划将全市69.5万户、300多万人所居住的危旧土坯房改造工程,从原本需要的30年时间,提速到3年时间内基本完成。
住房涉及民生,安居才能乐业。回望过去,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等原因,赣南不少偏远山区的困难群众仍然生活在断壁残垣的住所,在风雨飘摇的环境中守望未来。乘《若干意见》出台的东风,市委、市政府把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作为苏区振兴发展的开局大事来抓,无不体现落实中央关怀、增进民生福祉的情怀。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通过全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目前,赣南农村的危旧土坯房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展开,一幢幢规划有序、宽敞明亮的楼房拔地而起,成为红土地上壮美的风景。而这背后,凝聚着党中央、国务院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殷殷深情,也凝聚着苏区群众自力更生,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殷切期盼。(黎明明 邓璇 蔡伟平 特约记者杨晓明 李胜雄 记者谢东琳 张庆云 刘青 吴悦 见习记者刘海锋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