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州网消息:日前,在会昌县珠兰乡上照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点,工人们正忙着拌料、砌墙、安装模板。春节前,该土坯房改造点54户农户共239人将告别危旧土坯房,住上安全、舒适的新房。这是该县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关于在“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的缩影。今年以来,该县按照“城郊村融入城市、圩边村靠拢集镇、散居点汇集社区”的思路,大力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将一大批有地方特色、有发展前景的危旧土坯房改造点变成了农民向往的幸福家园。
城郊村融入城市,让农民变城市居民。为做好县城郊区的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会昌县以“三送”工作为抓手,对县城所在地文武坝镇危旧土坯房改造点涉及的3个村17个村民小组的农村危旧土坯房进行改造,并在原址上规划实施了月亮湾新区项目,聘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对新区内562栋改造户的住房进行高起点规划设计,配套了商业中心、社区服务中心、超市、幼儿园、健身场等,积极引导改造户建设宜居、安全、经济、适用的住房。为了让改造户真正实现安居乐业,该县还依托老城商贸街区和县城工业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倾力帮扶改造户“洗脚上岸”,帮助改造户实现从农民到城市居民的华丽转身。
圩边村靠拢集镇,让共享变互惠。会昌县将部分圩边村的危旧土坯房改造与圩镇扩容升级进行紧密结合,加强了村庄与集镇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整合各方资金,对改造点的水、电、路等进行科学布局,建起了社区工作便民服务站、便民超市、卫生所、农技服务点等,使圩边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点共享圩镇优势资源。同时,该县因势利导,帮村民发展脐橙、烟叶、生猪、优质稻、油茶等农业优势产业和蔬菜、西瓜、茶叶等区域特色产业,有效解决了圩镇周边闲散村民的就业问题,形成了共享互惠的良好发展态势。目前,仅麻州镇前丰村改造点发展起的千亩大棚蔬菜基地和服装加工厂就吸纳了务工人员200余人,人均月收入2000余元,近七成改造户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和创业。
散居点汇集社区,让村庄变社区。针对部分村人多点散,群众有意愿建房而难于解决宅基地的问题,会昌县通过拆旧宅和盘活闲置土地资源等措施,对散居点的危旧土坯房改造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标高、统一施工,对村内道路、公共活动场所以及环卫、绿化、亮化等进行合理统筹,对古建筑、遗迹进行修缮保护,使周田镇下营村、西江镇石门村、白鹅乡水东村等20余个点多面广、人多屋散的村庄变成了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新社区。据了解,春节前,该县8000户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户将住上新房。(蔡伟平 记者任继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