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记者了解到,石城县被评为2011年度全省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考评第一名。去年,该县共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39个,硬化通组公路64.37公里,兴修小型水利设施16处、水渠19.63千米,埋设安全饮水管道30.2千米。2012年,该县进一步加大投入,目前已投入1041万元。
石城县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用在刀刃上,坚持重点型与普惠型相结合的原则,科学遴选项目。该县实行项目遴选两审制,由乡(镇)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民意基础上,选择示范性强、基础条件好的项目上报进入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库;再由县财政局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工作组,下村入组对各乡(镇)上报的项目逐一进行现场察看,挑选群众反映迫切、受益面广的项目优先投入建设。经两次科学筛选,该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从342个精简到245个,但受益人口仍保持15万人不变。
石城县强化支农专项资金整合,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设,形成政府资助、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多元投入机制,破解资金筹集难题。去年以来,该县共吸引村集体筹资550万元、社会捐助244万元、“三送”帮扶资金450万元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该县加强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的管理,实行专户储存、专账管理、实地验收奖补,建立“一公开、两公示”民主监督机制,要求项目实施村要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标准、实施办法、资金使用情况等实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有效防止了“一事一议”项目资金的铺张、浪费和挪用。
为加快“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该县举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项目业务培训班;出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绩效考评细则,将“一事一议”项目建设推进纳入乡镇、单位和个人绩效考评,对考评结果位列前茅的给予奖励,对考评不合格的进行通报批评。该县广泛宣传、充分发动,提高民众投工投劳的积极性,把国家、省、市及县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读本等发放到村民手中,并安排干部上门为他们解读政策、算好经济账,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形成人人抓项目、推项目的良好氛围。 (陈小强 鲁丁辉 特约记者赖於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