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会昌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5|回复: 0

带你了解赣州于都县锁龙村的“长寿密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6 09: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早闻于都有个“长寿村”,这里的村民生活幸福,普遍长寿。9月19日,记者慕名走进该县小溪乡锁龙村一探究竟。

  从小溪乡政府出发,记者驱车沿着一条长达12公里的峡谷前往锁龙。刚入村口,一幅犹如“世外桃源”的画面映入眼帘:天空蔚蓝,群山绿染,一条清澈的小溪宛如玉带在山间忽隐忽现地潺潺流淌;田野稻浪翻滚,一些村民正弯腰收割;村民的新楼房错落有致,孩子们在房前屋后尽情嬉戏……此番美景,令记者陶醉。

  据了解,锁龙村有10个村民小组306户1400多人,村外是海拔1200多米的九龙山、祁山和禄山,全村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生态环境非常优美,被中科院专家誉为“世界罕见人居绿洲”。

  记者刚下车,村支书温守光热情地迎上前来。他告诉记者:“10年前,村里自然环境虽不错,但基础设施落后,村民大多以种水稻为主,生活条件一般。这些年,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保护青山绿水,村民享受的‘生态红利’越来越多,长寿老人不断增多。”

  “我们村是有名的长寿村,如今全村80岁以上的有55人,其中90岁以上的14人,村里最年长的是今年97岁的陈六丰。”温守光乐呵呵地说:“锁龙名声在外,很多外地人纷纷前来讨教长寿的秘密哩。”

  穿过一条条“绿色隧道”,记者来到91岁的村民温友三家。只见他坐在家门口,精神矍铄,容光焕发。

  见到记者,温友三连忙招呼我们坐。据温友三介绍,以前,长寿的老人较少,现在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全村长寿老人越来越多,人数比10年前翻了一番。

  “他和87岁的老伴谢本丰都享受新农保、高龄补贴等‘民生套餐’,幸福指数越来越高。”随行的乡干部谢金华掰着指头,向记者介绍起村民的“民生福利”。

  离开温友三家,记者又来到92岁的陈瑞荣和90岁的刘九秀夫妇家。

  “10年来,我们小山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今,新房多了,路好走了,环境变美了,长寿的人也多了。”刘九秀思维清晰,对村里情况了如指掌。她的几个子女都在县城买了房并接他们去住,她和老伴住不惯,就回来了。“我时常会挑水浇菜,干些农活,只要身体好,日子就会越过越好。”刘九秀爽朗地笑道。她还带着记者参观她耕作的菜园。只见满园蔬菜绿油油的,很难想象这是一位九旬老人的“杰作”。

  对于这块神奇的土地和滋养过一代代人的圣洁山水,生于斯长于斯的锁龙村民心存感激,他们用心保护着家园净土。村民爱山,不砍树、不毁林,山上满是珍贵树种,野牛、野猪常常出没;村民爱水,胜过爱自己的生命,谁也不许往河溪里扔东西、倒脏水,更不许在河溪里洗澡、毒鱼。

  近年来,锁龙村更加注重保护青山绿水,并发挥生态优势,引导村民发展特色产业,营造幸福“经济圈”。目前已种植脐橙3000亩、油茶2000亩、毛竹1万亩、杉木1000亩;充分开发利用优质水资源,建立翠龙山泉桶装水厂,销往赣州等地;村民人均年收入比10年前增长252.9%……

  车子启动了。告别锁龙的山水,告别锁龙的村民,记者竟有点依依不舍。人与自然,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善待环境,环境就会给人们以丰厚的回报,大自然就会创造出无数神奇,这大概就是和谐的力量,也是锁龙的“长寿密码”。

记者梁健朱晓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