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会昌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21|回复: 0

寻乌“草根银行”破解贫困村融资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9 08: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林红宣 特约记者蓝玉林

    新闻提示

    资金链条短缺、资金缺乏是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拦路虎”,“贷款难”、贷款门槛高、融资成本高使许多农民望“贷”止步,阻隔了他们增收致富的梦想。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寻乌却巧用政策,把6个乡(镇)10个村作为中央、省扶持“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村,以政府赠股、农户自愿入股为主要筹资方式发展“互助资金”,缓解农民融资难题,村民亲切地称“贫困村互助资金”为自己的“草根银行”。

    “草根银行”

    由“输氧”变为“输血”

    近日,记者来到寻乌县三标乡长安村采访,对“草根银行”所发挥的作用,村民刘春连、欧阳尔招有切身的体会。刘春连是低保户,家里种植了500余株柑橘,由于经济困难,无钱购买农药化肥,2011年他向村里的扶贫互助社借款5000元购买农资,当年果业收入4万多元,除去还互助社的本息及老债务,净收2万多元。欧阳尔招为缴纳子女学费和果业投入,经济相当困难,去年初向村“互助社”借款1万元,资金有了保障,儿子顺利上学,果树也有了生产资金,去年果业收入3.4万元。

    “以往的财政扶贫资金多用在‘消费’环节,没有注重积累和发展,资金分配出现了‘平均分配’现象,扶贫效果也是年年扶贫年年贫,那是‘输氧’。”“现在的‘草根银行’为农民发展生产提供资金保障,这是‘输血’。”该县扶贫和移民办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2009年该县就开展了“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2009年,该县选择了留车镇鹅湖村、族坑村,南桥镇长江村,三标乡长安村,澄江镇黄岗村5个贫困村作为中央资金扶持“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村;2010年又增加了龙廷乡大田村、晨光镇大仙背村、三标乡三标村、南桥镇南桥村、澄江镇王屋村等5个贫困村为省级资金扶持试点村,每个村安排上级财政扶持资金15万元。目前,10个村共融资162.1万元,入社农户399户,累计发放借款172.42万元,194户农民受益。10个试点村的农民收入增幅达到两位数。

    科学运作使“草根银行”

    焕发旺盛活力

    村级互助资金是一个新事物,为让广大群众掌握互助资金的有关政策,该县从政策依据、项目实施、资金管理等各方面进行广泛宣传,使互助资金政策家喻户晓,调动了试点村农户参与的积极性。

    一套科学完善的运行机制是保障“贫困村互助资金”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和关键。该县采取“政府扶持、市场运作、民主管理、严格监管”的运作模式,成立了“互助社”理事会,制定了章程,建立健全了相关规章制度,以政府赠股,农民自愿入股为主要筹资方式,重点解决试点村贫困农户在增收中“无路”“无本”“无法”“无力”“无助”的难题,做到“贫困村互助资金”“民有、民用、民管、民借、民还、民受益,周期使用、滚动发展”。通过互助资金,农业产业链条得到延伸,农民增收相对有了保障。

    确保资金高效安全运行,防范和降低资金使用风险是该县的一大亮点。一是专款专用。互助资金由乡(镇)财政所进行代管,资金专户存储,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二是提取风险坏账准备金。第一年按全部借款本金的3%提取,从第二年起,按10%提取。三是实行联保。采取社内农户互相担保或国家工作人员、村定补干部担保,担保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四是确定最高借款上限。最高借款额为1万元,最长借款周期为一年,如需再借,必须先还本金和一定的资金占用费,然后按审批程序申请再借。

    “草根银行”推广之路

    亟待完善

    贫困村互助资金是解决贫困地区农户生产生活的一个创新举措,也是解决贫困农户“贷款难”的有效措施,对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业产业水平,延长农业产业链条等方面起了积极推动作用,由于处在初点阶段,仍存在一些不足,“草根银行”推广之路亟待完善。

    ——扶持资金数量小,难以满足农户信贷需求。每个试点村上级扶持资金只有15万元,加上农户入股等方式凑资,村级互助资金总额也就在18万元左右。而一个扶贫“互助社”社员在60户以上,每户平均借款额只有3000余元,寻乌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基础差、底子薄,果业种植面积较大,农户信贷需求量大,远远不能满足农户需求。

    ——试点村数量少,群众受惠面不广。寻乌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在全县173个村中,国家级贫困村40个,省级贫困村42个,已享受上级财政扶持的试点村只有10个,占贫困村总数的12.2%,群众受惠面不广。

    ——各种不确定因素多,抗风险能力需增强。农业投资回收期长,受市场、自然等因素影响大,是一个高风险产业,加上疾病、伤残等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致使一些借款农户无法偿还或一时难以偿还借款,对互助资金的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有极个别借款户,信用意识淡薄,资金回收难度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