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海峰 特约记者许万里 记者黄树青
暴雨、暴雨,一场连着一场下;险情、险情,一个接着一个来。
6月22日至25日,宁都县出现入汛以来最强连续性暴雨、大暴雨天气,7个乡镇的降雨量超过200毫米。截至6月25日,全县23个乡镇受灾,受灾农田66690亩,受灾人口57474人,倒塌房屋187间,直接经济损失7009万元。
危急关头,宁都县委、县政府靠前指挥,科学调度,组织广大党员和“三送”干部冲锋在前,与天灾相抗、与危险相争,在暴雨中锤炼党性,在急难险境中彰显先进,确保了大灾之下无人员伤亡。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
灾情牵动着各级党政领导的心。24日13时30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史文清获悉宁都遭受30年一遇的重灾后,立即打电话给正在一线现场指挥调度的县委书记王四华,关注和了解宁都灾情。24日下午,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史文清委托,市委副书记、市长冷新生顶风冒雨直奔宁都重灾区石上、东山坝、洛口、肖田等乡镇,看望慰问受灾群众,现场指挥抢险救援工作。
灾情就是命令。在突如其来的灾情面前, 宁都县各级党政领导主动放弃端午假期,迅速启动了防洪应急预案。县委书记王四华、县长刘勇等四套班子领导分工负责,一人带一个应急分队,进驻重灾乡镇,第一时间深入抗洪一线,与群众站在一起。该县广大党员和“三送”干部纷纷响应,冲锋在前,与广大群众日夜坚守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用一腔赤诚迎接暴雨的洗礼,在惊涛骇浪中,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动地的抗洪壮歌。
暴雨如注,江河水位暴涨。24日上午9时许,肖田乡杏公坳村旁河坝中的十多个食用菌种植大棚,瞬间被河水淹没一半,正在棚中干活的9名菇农被洪水围困,慌乱中爬上棚顶避难。脚下洪水咆哮上升,棚顶犹如汪洋中的一片孤舟,随时都可能被淹没,9名菇农焦急万分。正在洛口镇指挥抗洪的王四华得知这一险情后,立即带领抢险小分队火速赶到现场,在附近的一农户家中设立临时指挥部,现场指挥营救被困群众。风疾浪高,竹排船难以靠近。一次、二次……王四华和其他抢险人员一起连续奋战了两个多小时,9名被困菇农全部成功脱险。
“感谢共产党!感谢王书记!”9名被困菇农感动得连声呼喊,现场顿时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灾情就是号召,灾区就是战场。在倒塌的房屋旁,在围困的村庄中,在冲毁的道路上,处处都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在最短的时间内,全县1.9万多名党员迅速在党旗下集结,奔赴抗洪救灾一线,及时安全转移968 名受困群众,没有发生一起人员伤亡。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干部就是一根标杆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干部就是一根标杆。危难时刻,广大共产党员挺身而出,用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特殊使命和责任。
“我是党员,我先上!” 6月23日1时许,洛口镇麻田村60岁的老党员曾存富在巡逻时发现卢文兴家的房屋倒塌了,全家人被困在里面。他主动请缨参加党员抢险突击队。雨还在下,曾存富和其他队员一起仅依靠3辆农用车的微弱灯光,深一脚、浅一脚地连夜奋战,终于把卢文兴全家及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带。可曾存富由于双腿患有严重的风湿病,淋了一夜雨后晕倒在地。
6月23日晚,东山坝镇石湖村广昌河山洪暴发、河水暴涨。洪水漫过堤坝50米迅速下冲,淹没农田300多亩,威胁到下游群众的生命安全。紧急关头,正在东山坝镇坐镇指挥的挂点县领导罗瑞华,在第一时间组织60多人的党员干部抢险队,及时把江上组、石湖一组的6户27人连夜安全转移。
雨在不停地下,感人的故事也在不断地涌现。
从6月22日至24日上午,石上镇降雨量将近200毫米。洪水将安福河河堤冲了个大缺口,眼见着缺口越冲越宽,洪水将威胁到全村1100多人的生命安全。
“快来人啊,安福河河堤缺口了……”6月24日6时许,石上镇镇长张水保接到莲湖村党支书赖海龙的电话,立即带领一支10人党员抢险先锋队赶到现场。
没有沙土,到离堤200米的沙堆上装;没有木桩,到村里取。快点!再快点!他们不断与时间赛跑。雨疾浪高,稍有不慎,就会船翻人亡,张水保和竹筏手刘春明来回撑了近50趟,手掌都磨破了,但他们依然坚持着。13时30分许,长达5米的缺口终于被堵住。
■洪水无情人有情,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合力救灾暖民心
洪水无情人有情。灾难中,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三送”干部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群众扶危解困,用双手为受灾群众构筑了温暖又安全的生命堡垒。
24日下午,宁都县委、县政府紧急研究制订生产自救方案,立即下拨救灾资金300万元,并紧急发放救灾物资,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该县交通运输局迅速组织党员突击队,奔赴受灾第一线,连夜奋战,清除路面的行道树和路障;县供电部门组建党员先锋队,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迅速开展受灾电网抢修工作;县水利局抽调党员技术人员组成工作组,分片下至各乡镇指导排险抢险;县疾控中心做好受灾地区的饮用水消毒、环境消毒和传染病防疫等工作……
房屋被毁,受灾群众住宿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政府启动防灾预案,组织受灾户投亲靠友,进行临时安置。无法安置的困难户,由政府统一安置。
6月24日,安福乡西甲村的通村公路上,洪水还在退却,来自乡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各轻灾村的40多名党员干部,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在大型机械没法进入的地段,用手提肩扛的方法,清淤土、搬石块。仅一天时间,清理土石方220多立方米,西甲公路全线贯通,2000多名村民恢复通行。
要帮助村民解决生活困难,更要注重对群众进行心理疏导。连日来,广大“三送”干部迅速深入受灾群众家中,查灾情、拉家常、助自救……成功消除了灾民的心理恐慌。
抗洪抢险刚刚结束,宁都县广大党员和“三送”干部斗志不减,干劲不减,带领灾区群众奋起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截至目前,全县已抢修公路12公里,搬运土石方2万立方米,修复水渠2500米,电力、通信已逐步恢复,灾后重建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大灾也是大考。在洪灾面前,宁都县广大党员和“三送”干部众志成城,奋力抗灾,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使党旗在灾区人民心中高高飘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