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会昌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07|回复: 0

别把工作当“鸡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 0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徐丽芸  

    平时大家聊到自己的工作时大多会说:“我的工作有什么好,你的才好!”纷纷表示自己的工作不好,很羡慕别人的工作。我想,这就是“鸡肋”现象,也就是对自己的工作“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既不满意又不舍得放弃。现实中有不少人是这样的,特别是在同一工作岗位上干久了的,工作激情日益退却,对自己熟悉的工作产生了厌倦感,逐渐产生惰性,变得慵懒、散漫。

    把工作当“鸡肋”,对工作和自己都是不利的。讨厌自己的工作,势必没有刚开始参加工作的那分热情与兴奋,做起事来马虎应付,不愿精益求精,懒散的态度也直接影响了工作质量的保证和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把工作当“鸡肋”也影响自己的心态和精神,面对“无味”的工作,心理上肯定得不到满足,一个人的精神面貌随之受到影响,整天碌碌无为,没有创新,没有进步。

    我很佩服那些对自己工作不满意又勇于放弃的人。有的人在行政或事业单位上班,时间一长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个岗位,浪费时间和青春。既然这样占用编制做不出成绩,不如让出位子,到适合自己的地方施展拳脚。如此既让自己有发挥的机会,充实自己,服务社会,也让原来的工作有人重新上来尽心尽职,使工作产生效益,一举两得。而把工作当“鸡肋”的人则不是这样,既不对当前的工作尽到责任,又不舍得、不愿意放弃这份工作,或者没有机会、没有能力更换工作,霸着位子不做事或做不好事,自己“滥竽充数”不算还使别的想干事的人进不来。一个人这样还好,两个人这样也行,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人都这样,就使整个工作节奏慢了下来,整个社会事业受到一定的影响。

    所以,别把工作当“鸡肋”。“干一行爱一行”似乎是很过时的口号,但很实用。既然你选择了这一行,就好好干,别羡慕别人,除非你有勇气、有本事换岗。在“治庸、治懒、治散”活动中,我们干部就得防止这种“鸡肋”现象,防止对工作厌倦、慵懒、散漫现象。干部有时要有阿Q精神,要以自己的工作为荣。有得必有失,别人的工作也有不好的地方,也有欠缺,我们的工作也有好的地方,也有优势。讲大点,埋怨工作使工作没有进展,阻碍社会进步;讲小点,怨天尤人只会徒增烦恼,使自己过得不快乐,影响身心健康。

    龙南县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有位站长叫陈正兴,近20年在九连山巡山护林,多次与偷盗林木的犯罪分子面对面搏斗,冰冻时他被困在山里一个星期,台风侵袭发洪灾时他用漂流艇救出同事,他到景区捡拾垃圾,自己种菜自己煮饭,每天开门见山,几个月才和妻女见一次面,晚上寂寞时便吼几句山歌,当他30多岁时,头发已开始发白。他说:“年轻时我也曾经想离开过,但后来职责让我爱上了这片山林,看到树木被盗、被淹、被污染很心疼,我只想好好保护它们。”陈正兴不是说空话,他甚至是冒着生命的危险来践行他的工作职责,体现他的人生价值。当我们在灯红酒绿中,在繁华热闹中,我们根本不知道他和他的同事们在孤寂中坚守工作阵地。

    转变干部作风,不需要太多的口号和形式,关键要我们每一位干部摆正位置,摆正心态,如一位领导所说“要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像第一天上班一样充满激情,不要过多地追求名和利,不要过多地纠结工作的尊卑优劣。人生苦短,时光易逝,与其在牢骚中虚度年华,不如在乐趣中充实自己,好好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