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太军 特约记者尹勤
盛夏时节,走进绿色上犹,无论是体验惊险刺激的园村漂流,还是畅游碧波万顷的陡水湖,都能给八方游客带来清凉愉悦。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上犹县最大的优势和潜力。该县推进实施“生态发展、绿色崛起”战略,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强县,抓住项目“牛鼻子”建基地、扶龙头,做优做强主导产业,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今年上半年,该县签约重点项目13个,总投资16.55亿元;实现外贸出口1.15亿美元,同比增长235%;财政总收入达1.85亿元,同比增长33.7%。
生态环境“流金淌银”
7月13日,社溪镇沙段村万亩桂花苗木产业基地,百余名农民正忙着施肥、除草、剪枝,一股沁人心脾的芳香扑鼻而来。该县引进赣丰林业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投资2000余万元建立万亩桂花苗木产业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农民参与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山上、村道两旁、房前屋后遍栽桂花,昔日封闭的沙段村成为享誉一方的桂花新村。
沙段村的变迁是上犹县生态立县,叫响生态品牌的一个缩影。该县积极开展“爱我上犹江,保护母亲河”行动,通过实施增殖放流、中小河流综合治理等措施,维护水域生态平衡。该县做优做强“两茶一苗”(茶叶、油茶、桂花苗木)生态农业主导产业,全县茶叶面积达5.5万亩,油茶面积达30万亩,桂花苗木面积达2万亩。实施“一大四小”造林绿化、生态移民等工程,大规模建设景观林、防护林、经济林,完成造林绿化1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1.4%,居全省前列。
生态旅游“显山露水”
7月17日,梅水乡洋田村农博园绿茵茵的大棚里果香四溢,游客三五成群乐滋滋地采摘西红柿、香瓜等果蔬。村民黄锦作兴奋地告诉记者:“每到节假日,就有很多城里人来这里吃农家饭、赏农家景,村里越来越热闹了。”洋田村从“无人相识”到游客趋之若鹜的巨变,得益于上犹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目前,该县涌现了梅水乡园村、陡水镇月仔、东山镇高桥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有10家农家乐被评为省、市三星级农家饭馆。
上犹县按照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健身、商务会务的定位,整合旅游资源,以陡水湖风景区为龙头,打造五指峰、燕子岩等为特色景点的生态休闲旅游带,打造营前镇象牙村毛泽东居住旧址、陡水镇跃进门等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带,打造东山古寺、客家民居“九厅十八井”、客家门匾等为代表的客家文化景观带,形成绿色、古色和红色旅游交相辉映的格局。该县加大旅游项目开发力度,整体打造陡水欧式旅游示范镇,立体开发南河湖、温泉和河流,实施大型文化休闲娱乐城、仙人湖音乐喷泉—夜游犹江、城市生态体育公园等重大旅游项目。今年上半年,该县接待游客12.6万人次,旅游收入6819.6万元,分别同比增长31%、37%。
生态工业“挺起脊梁”
7月16日,在上犹乐丰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30台国内技术领先的全自动化精密注塑数控机床生产繁忙。据公司经理江耀明介绍,公司生产的塑胶配件、精密马达等产品科技含量高,生产过程对环境没有污染,企业在园区享受了很好的“待遇”。
原来,乐丰科技以前“蜗居”在老厂区内,无法增资扩产。该县主要领导深入企业现场办公,帮助解决新厂房用地、用电、招工等难题。仅用半年多时间,乐丰科技就搬入了建筑面积达7400平方米的新厂区,产品出口到欧美地区,年产值1亿余元。
目前,有70余家像乐丰科技这样高科技、环保型的企业落户上犹县省级生态工业园。该县创优项目发展“硬”环境,打造一流工业发展平台,挺起壮大县域经济的“脊梁”。配套建设物流中心、220万千伏输变电站等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园北区;在赣崇高速上犹出入口附近,高标准拓展建设工业园南区。健全园区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实行绩效考核和效能监察,营造程序简、速度快、效率高的优质服务“软”环境。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建设全省重要的精密模具、新型复合材料产业基地,建设赣州重要的稀土、动力电池产业基地。扶持龙头企业晨光稀土上市,引导汇禾实业、南鹰电源等重点企业增资扩产。坚持“绿色招商”,引进华邦光电、力速数控等一批高科技、生态型企业。今年上半年,该县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0.34亿元,同比增长9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