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出现新手法,犯罪分子虚构国家机构、冒充国家机构工作人员,以退课程学费为由,诱导受害人用现金或在金店购买黄金,通过邮寄、网约车和跑腿公司等方式,将现金或黄金送达外地地址。
9月21日,家住会昌的赵某(化名)接到一自称是国家金融管理总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国家有新政策,能够对此前购买过的课程进行退费。赵某以前确实在网络上购买过3000余元的课程,想到还能退费,便按对方的要求,下载了同创协办APP,并与客服进行沟通。客服提供了有所谓的“银联”和“国家金融管理总局”标志的证件截图,赵某警惕性松懈下来,认定这个客服身份是真实的。随后,赵某在客服诱导下,陆续以在手机上充值来投资基金的方式,退回了558元课程费。此时,赵某若及时醒悟,还没有造成损失。
然而在金钱的诱惑下,以及在客服的蛊惑下,赵某选择了客服提供的大额退费方案--充值5000退6000。5000元钱转出后,赵某要求客服退费,对方却以赵某信用不足、操作错误、线上充值通道关闭为理由,要赵某到银行取现金进行线下充值,而后才能退费。在客服的诱导下,赵某自9月23日至26日,陆续在银行取现138000元,随后按照客服的要求让滴滴司机将几笔现金分送至客服指定不同的外地地址。9月27日,客服继续忽悠赵某,虽然赵某的亲属发现异样并进行干预,但赵某依然相信客服的充值6万退6.9万、甚至用黄金也可以充值的方案,用仅有的1.1万元和刷信用卡,购买了2.6万元价值的黄金,按照客户提供的外地地址,打车送往外地。至此,赵某一共被骗16.9万余元。
警方提示,犯罪嫌疑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谎称国家有新政策、发相关截图给受害人看,以及利用小额退费成功诱导、谎称线上通道关闭等等所有的方式,都是犯罪嫌疑人电信诈骗的道具、话术和幌子,最终目的,就是要忽悠你深信不疑,自觉将手机及银行卡里的钱转给骗子,或用现金、购买黄金等方式进行所谓的线下充值。其实,这些充值,最终都充进了骗子的腰包。
会昌警方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千万不要轻易相信陌生电话,不要随意告知自己或家人的身份信息,千万不要随意转账,更不要去贪小利,而中了骗子的大圈套。
会昌县公安局反诈中心 2024年9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