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会昌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5|回复: 0

江西会昌县向全省推介氟盐化工产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18 10: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月4日至6日,江西省化学化工学会 2020 年学术年会暨理事会议在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召开。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江西省会昌县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张振明在会上就江西(会昌)氟盐化工产业基地的氟盐化工产业进行现场交流推介。

据介绍,江西(会昌)氟盐化工基地,坐落在会昌县筠门岭镇,2011年6月被省工信委批准为“江西省氟盐化工产业基地”,是目前全省唯一的省级氟盐化工产业基地,氟盐化工产业集群列入全省重点产业集群之一。基地总规划面积1万亩,已开发利用面积4000亩,现有入驻企业24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2019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63亿元、同比增长40.03%,利税总额5.48亿元、同比增长18.8%,呈现裂变发展态势。

张振明着重向与会专家教授、参会代表介绍了江西(会昌)氟盐化工产业基地发展优势、发展目标、发展前景和园区招商工作,做大做强园区产业的主要举措。

园区发展优势

园区优势。环保和安全发展瓶颈取得突破,投资3亿多元完成1000米防护距离拆迁,是国内少有的防护距离达标的氟盐化工产业园区,是我国南方粤闽赣三个含氟新材料园区之一。

资源保障。县区内岩盐储量达19亿吨,平均品位在60%左右,为江西第二大盐矿;萤石矿263万吨,是全省唯一同时拥有岩盐和萤石矿资源的县份,具有发展氟盐化工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产业集聚。基地现有企业24家,项目32个,其中投产项目19个,分别是九二盐业真空制盐、九二盐业30万吨小包装盐、离子膜烧碱、石磊氟化工氢氟酸、石磊氟材料六氟磷酸锂、石磊氟化稀土材料、石磊甲烷氯化物、汇凯化工氢氟酸、沿晟环保漂白粉、鼎润科技改性硅油、中氟化学含氟新材料、南氟化工制冷剂、正丰环保环保砖、三福化工小苏打、小山电子科技、石磊新能源电解液、锦顺达锡业、小山锡业、亚泰钨业;在建项目13个分别是凯鑫化工、莱威新材料、君豪再生资源、泰戈新材料、南氟化工二期、离子膜烧碱二期、莱威新材料二期、热电联产、茂源药业、昌峰新材料、双氧水、贡聚化工、湖南道仕等。

园区发展目标

产业发展方向。盐化工形成烧碱、耗氯产品(甲烷氯化物、三/四乙烯、钛材料项目(四氯化钛、海绵钛、氯化法钛白)、特种工程塑料项目(对二氯苯、聚苯硫醚、水相法氯化聚丙烯))、耗氢产品(双氧水、过碳酸钠)、耗碱精细化工产品(纳米氢氧化铝阻燃剂、纤维素醚)的产业链条;氟化工形成含氟新型制冷剂、含氟聚合物、及含氟精细化学品(电子级氢氟酸、六氟磷酸锂、含氟医药/农药中间体)和副产氯化氢(聚合氯化铝)综合利用的产业链条。

产业发展目标。加快基地的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把氟盐化工产业集聚区建设成全产业链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绿色生态产业园,努力将基地打造成国家级氟盐化工产业基地,中国最南端的氟化工产品核心生产基地。充分彰显氟盐化工高技术、高性能、高附加值特性,把会昌氟盐化工产业发展成推动赣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力争到2021年,实现氟盐化工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达100亿元、利税达20亿元、税收达10亿元目标。

园区发展前景

园区集聚优势凸显。会昌氟盐化工产业基地属省级化工园区,已建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符合安全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000米)的氟盐化工产业基地,是全省“十三五”64个重点产业集群之一,也是全市10大产业集群之一。当前洽谈项目纷至沓来,已由招商引资转化为择商选资,县政府严把“环保、安全、科技及产业关联”关,提高准入落地门槛。

产业协同链条形成。近年来,基地氢氟酸、离子膜烧碱、甲烷氯化物、六氟磷酸锂、碳酸锂等项目相继投产,形成了氟盐化工产业链完整的基础原材料项目,并有力带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基地已迈上从最上游的萤石、岩盐出发,通过氢氟酸、烧碱、氯碱、甲烷氯化物项目的传导,形成含氟新型制冷剂、含氟聚合物、含氟电子化学品、含氟涂料、含氟医药、含氟锂电新材料的含氟新材料全产业链发展之路。

产业创新升级能力提升。依托企业设立石磊乾坤研究院、含氟新材料实验室、含氟高分子研究所,致力于含氟高分子、含氟精细化学品、新型绿色制冷剂等产品的研发、放大及产业化。

园区工作主要举措

做大做强产业集聚区。以石磊集团、中氟化学和汇凯化工等企业为骨干,促成氢氟酸、甲烷氯化物等基础原材料项目达产达标,带动下游新型制冷剂(R32、R125、R410、1234yf)、含氟聚合物(聚四氟乙烯-PTFE、六氟丙烯-HFP、四氯乙烯-TFE)、含氟新材料(氟橡胶-F246))、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医药、农药中间体等)和锂电新材料(六氟磷酸锂、碳酸锂、氟化锂、锂电解液等)产业发展;以九二盐业公司为骨干,促成烧碱项目达产达标,带动下游用碱(纳米氢氧化铝阻燃剂、纤维素醚)、耗氢(双氧水、过碳酸钠)、耗氯(甲烷氯化物、三/四乙烯、四氯化钛、海绵钛、对二氯苯、聚苯硫醚、五氯化磷)产业发展。注重产业协同集聚,不断延展产业链条;培育产业细分龙头,建成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能耗污染低的项目。

突出首位产业招大引强。紧紧围绕氟盐首位产业以及新经济新业态,编制招商目标企业名录,包装推介100个重点产业项目,对接5—10家全国重点氟盐化工产业企业;强化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调度和督查,推进10个以上重点氟盐产业项目落地,力争全年引进2个5亿元以上、5个2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

促进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建立协同创新体系,支持建技术改造、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建设一批实验室、研发中心、创新中心,申报1-2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强与大学、科研部门和高端人才(尤其是会昌籍高端人才)合作,推动课题合作、共同开发、合办工程研究中心等方式共同推动产业的发展,通过政府引导扶持建好研发或合作平台。依托北京石磊乾坤研究院,建立含氟新材料实验室;依托中氟化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进含氟高分子研发团队,成立含氟高分子研究所,致力于含氟高分子、含氟精细化学品、新型氟制冷剂等产品的研发、放大及产业化;依托会昌籍氟盐产业专家,设立博士工作站。

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加大对企业智能制造项目奖励和支持力度,大力推进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智能制造软件(ERP、MES等)和工业控制系统的应用。重点扶持培育氟盐化工基地绿色园区建设,石磊氟材料公司和九二盐业公司绿色工厂建设,及石磊氟材料公司六氟磷酸锂和九二盐业公司多功能盐项目绿色产品建设。启动建设基地重点用能企业的工业能耗在线监测平台,鼓励基地重点用能企业进行能耗在线监测三级计量改造。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引导、扶持1—2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充分发挥红狮环保科技公司协同处置工业废弃物项目竣工运行,推进我县氟盐化工基地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提高基地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水平。积极推进企业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工业废水处理回用技术应用,提高水循环利用率,做好基地节水型企业的认定工作。(记者姜小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