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会昌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75|回复: 0

赣州于都:“草根明星”活跃城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3 15: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平日里,他们要么是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民,要么是工厂企业忙碌的工人,要么是退休在家的大爷大妈……但只要踏上“舞台”,他们便绽放出绚丽的“明星”风采,或吹拉弹唱、或琴棋书画,通过充满乡土气息的文化节目和艺术作品,活跃于城市乡野间。

    “种文化”结出“丰硕果实”

     上世纪90年代初,于都县就是首批全国文化先进县,群众文化生活较为活跃。同时,素有“灯乡戏县”之誉的于都县,是我省歌舞之乡,形成了以民间灯彩、戏剧、舞蹈、武术、唢呐等为主的乡土文化。如何让群众从“自娱自乐”转变为“共娱共乐”,增强文化生活的共享度和生命力?近年来,于都县文化部门采取“种文化”的办法,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文化爱好者向文化专业户转型,鼓励群众“携”文化走出去,通过提升、交流,提高于都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刘有生是一名出生在唢呐世家的唢呐手。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红白事和祭祀活动逐渐减少,他也不得不当起了泥匠维持生计。近年来,农村文化生活越来越被党和政府重视,刘有生的“唢呐梦”又重新燃了起来。2009年4月,他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唢呐艺术(于都唢呐公婆吹)代表性传承人,开始带起了一支唢呐队,培训村民,同时也为村民服务。

     于都把文化的“种子”“种”入城市社区、乡村田野,经过多年来的精心培育,已开出了满园的芬芳。据不完全统计,该县现有民间剧团、唢呐队、腰鼓队等民间文化团体260余家,这些文化团体活跃在村村社社,演身边人,唱身边事,乐一方人,深受群众喜爱。

    “泥腿子”踏上“星光大道”

     连日来,于都县第三届“放歌长征源,颂歌献给党”歌手大赛正在进行中,全县800余名“业余歌手”一展歌喉,激烈角逐。该县“放歌长征源”歌手大赛已举办两届,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为热心文化活动的群众建立一个家,让更多的文化爱好者有展示才华的舞台。”据于都县文广局局长袁尚贵介绍,该县组建了“长征源艺术培训学校”、“长征源书画院”、“长征源文学社”,为爱好演艺、书画和文学等艺术的群众建立了活动的场所。同时,通过“合唱艺术节”、“元宵广场文化活动暨农村特色文化展演”、歌手大赛、“农民工文体活动周”等文化活动,打造具有乡土气息的“星光大道”。

     如今,该县已建立老年摄影协会、文学社等260余支群众文化队伍,1万多名“草根明星”脱颖而出。他们每年深入社区、村组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创作戏剧、摄影、文学等艺术作品。

     有了活动和交流的场所,有了展示才华的平台,这些“草根明星”才艺越来越精湛,不仅为当地群众所喜爱,有的更成为了全省、全国的“闪亮新星”:由于都县长征源艺术培训学校选送的小唢呐手谢艺丹、凌裔球在第五届香港国际青少年艺术节上,一举夺得唢呐合奏大赛儿童A组金奖;于都县青年教师谢李发生先后荣获第七届“希望杯”全国师生书画印大奖赛教师组特等奖、入展江西省第三届青年书法展,前不久他又在强手如林的“墨彩杯”全国青少年书画电视大赛中获得青年组金奖;于都县龙凤剧团成为全省十大重点业余剧团,足迹踏遍江西、福建两省40余个县(市、区),在首届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上表演,并登上央视七套“稻花香”等栏目……

     “明星队”播洒“文明新风”

     今年年初,于都县二中教师陈荣驹在了解到新陂乡庙背村在“三送”活动中为276名60岁以上老人过“集体节日”的感人事迹后,决定以此为原型创作一部剧本。近日,反映“三送”活动的剧本《敬老节上》已成稿,即将被于都县剧团搬上舞台。

     “‘草根明星’都是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人’,他们用极富地方特色的文化作品,像磁石一样吸引着群众,使人们在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中接受文明的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文明素质。”袁尚贵说,1万余名“草根明星”活跃在城市乡野,既搅热了群众文化,又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深入农村、社区、工厂宣讲党的政策,宣传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他们把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结合人们身边发生的人和事,编成歌谣、快板、地方小曲小戏等,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

     在贡江镇城东社区举办的“宣讲全国‘两会’”主题文艺汇演上,社区“康乐老年艺术团”的“明星”们通过舞蹈表演、诗歌朗诵等形式,宣传“两会”精神,受到了居民朋友的热烈欢迎。“讲的都是我们熟悉的生活场景,既过了一把戏瘾,又了解了新的政策,这种节目我们喜欢。”社区居民丁克明乐呵呵地说道。

     这支由“草根明星”组成的“明星宣讲队”成为了于都基层宣传文化队伍的一支生力军,“泥腿子”文化宣讲员把党的最新精神通过文艺节目表演形式,来到工厂社区、田间地头、农家小院,为城乡宣讲文明新风、调解矛盾纠纷注入了“润滑剂”,极大地推进了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卢晓炜 袁萌)

    (卢晓炜 袁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