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鸿鹏 记者谢若闲 特约记者许万里
市优秀共产党员邹世书是宁都县公安局刑事技术室主任,个子不高,脸容清瘦,却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犯罪现场中的任何蛛丝马迹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先后被评为江西省优秀人民警察、江西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赣州市优秀人民警察、赣州市刑侦系统先进个人、宁都县十佳政法干警、宁都县优秀共产党员,并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2003年,邹世书以优异考试成绩从基层派出所选调到县局刑侦大队,分配到痕迹检验技术岗位。对于从没干过技术活的他脑袋一片空白,一切从零开始。现场勘查、物证检验、照相录像、案情分析等,什么不懂他就学什么,什么不会他就钻研什么,只要有现场,他就会主动要求参战,遇难题他动脑筋、想办法,善于从别人不易发现的细微之处入手,使一些疑难案件柳暗花明。
2005年7月7日上午,长胜镇一石场的300枚雷管被盗,省、市领导相继作出批示务必集中优势警力侦破破案。邹世书临危受命。由于现场破坏严重,没有可以直接利用的证据,侦查工作一度陷入僵局。邹世书没有气馁,他对现场进行了反复、精心的勘验和研究,经过对现场位置的大小环境,到进出现场路线的选择、作案工具,以及现场痕迹的分析研究,把所有的作案细节特点琢磨吃透,并将该案和近年发生的24起白天入室盗窃案串并,直接认定了盗窃雷管的犯罪嫌疑人欧某,从而一举破案。
2009年6月1日,宁都县长胜镇沙法村赖某及其妻女3人被杀害在店内,案情震惊全省,省公安厅领导亲临现场指挥案件侦破。作为一名基层技术员邹世书深知此时身上的重担,在案发后的几天内,他“窝”在现场、吃在现场。通过全面细致地勘查现场,并在省厅、市局刑侦专家的指导下从嫌疑人进入现场的作案手法中解读出犯罪嫌疑人的职业特点,从而缩小摸排范围,侦破了这起灭门惨案,并带破了2009年初的另一起杀人案。
水浸、雨淋检材指纹显现是痕迹检验工作的难题,邹世书经过潜心钻研,反复摸索、实验,从理论到实践,撰写的《悬浮颗粒溶液与指纹显现》论文发表在《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上,得到了专家们的首肯。
洞察蛛丝觅真凶。8年来,他共勘查刑事案件现场1600余起,其中重特大杀人案件20余起,利用指纹直接破案212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