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问:《若干意见》提出要强化基层社会管理服务。请问我市公安机关在流动人口管理方面有什么新举措?
答: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使符合条件的外来暂住人口享受当地居民同等就业、就医、保险、子女就学等社会待遇,逐步扩大居住证在办理驾驶证、工商营业执照、保险中的使用范围,切实提高居住证使用效率,逐步实行“一证通”。在加强暂住人口登记、居住证办理和查验等方面,采取“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模式。
32.问:《若干意见》对促进赣南苏区城乡统筹发展方面有什么主要措施?
答:支持赣州开展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壮大基础较好的中心镇实力,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建设农民创业基地,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拓展农业功能,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等。
33.问:《若干意见》中对增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支撑力有什么要求和目标?
答: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按照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实施一批重大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构建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34.问:根据《若干意见》的要求,我市交通建设方面的目标是什么?
答: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与周边城市和沿海港口城市的高效连接,把我市建成我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35.问:构建赣州综合交通枢纽,我市将如何完善铁路网络?
答:加快赣(州)龙(岩)铁路扩能改造、鹰(潭)瑞(金)梅(州)铁路扩能前期工作,建设昌(南昌)吉(安)赣(州)铁路客运专线,规划研究赣州至深圳铁路客运专线和赣州至韶关铁路复线,打通赣州至珠三角、粤东沿海、厦漳泉地区的快速铁路通道,加快赣(州)井(冈山)铁路前期工作,加强赣州至湖南、广东、福建等周边省份铁路运输通道的规划研究,提升赣州在全国铁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快完善我市铁路网络。
36.问:如何发展和提升我市航空运输能力,推动航空业的发展?
答:改造扩建赣州黄金机场,推动航空口岸建设,争取2014年成为两岸空中直航点。加密我市至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航线,争取新增赣州至香港、昆明等城市航线。
37.问:我市在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公路建设将如何发展?
答:加强公路建设。一是高速公路建设方面,在去年年底,当赣崇高速公路和大广高速公路龙杨段建成通车后,我市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今后将推进兴国-赣县、寻乌-全南、乐安-宁都-于都等高速公路建设。二是国省道建设方面,加大国省道干线公路改造力度,实现县县通国道,重点推进通县二级公路建设。优先安排国省道改造项目,争取省里提高补助标准。争取国家代地方发行普通公路建设债券。加快推进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站场建设。
(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工作办公室供稿) |